1 / 31
文档名称:

初一下册生物试题(带答案)及知识点.doc

格式:doc   大小:61KB   页数:3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初一下册生物试题(带答案)及知识点.doc

上传人:AIOPIO 2020/8/7 文件大小:6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初一下册生物试题(带答案)及知识点.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七年级生物下册复****提纲第一章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一、人类的起源:P21、人类的起源的争论(1)、进化论建立者达尔文(2)、神创论2、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P3(1)、认识几种现代类人猿P2图(2)、推测森林古猿当时的生活状况P3(3)、对比找出类人猿和人类的异同点(三个根本区别)A、运动方式不同B、制造工具能力不同C、脑发育程度不同3、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P4环境的变化----地壳的剧烈运动4、古人类起源的进化证据(1)进化证据:化石P4“露西”、“东非人”骨骼分析(2)人类进化过程中逐渐变化的几个方面:A、形态结构:半直立行走→→直立行走B、工具使用:不会用→→会使用→→会制造(简单→复杂)C、衣食方面:赤身***→→御寒遮羞生食→→熟食(火的发明)D、语言方面:肢体表达→→语言文字二、人类的发展人与自然应当和谐发展1、明确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要尊重生态规律。2、人猿同祖。人猿应友好相处,我们有责任保护好珍稀、濒危的现代类人猿。第二节人的生殖一、生殖系统(八大系统之一)(一)男性生殖系统图3P9主要器官是睾丸,其功能是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二)女性生殖系统图5主要器官是卵巢,其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部位(试管婴儿)子宫: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二、生殖过程:P9—10图7睾丸→精子受精怀孕40周分娩→→→→→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婴儿卵巢→卵子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每时每刻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的。注:胎盘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大约经过40周分娩第三节青春期婴儿期0—1幼儿前期1—3托儿所幼儿期3—6幼儿园童年期7-12小学青春期10-20初中青年期18-25一、青春期身体变化(三个特点)P151、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2、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3、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并且出现了一些羞于启齿(羞于见人×)的生理现象(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现象)三、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变化及其卫生:(了解)1、P162、P16第四节:计划生育P19一、我国人口的增长趋势:1、阅读P18资料分析2、讨论(1)1600—1700年(2)1949—1989年,战争;生活水平医疗卫生等二、计划生育1、计划生育是我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一项基本国策。2、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1)晚婚比法定结婚年龄(男22周岁女20周岁)晚2-3年(2)晚育婚后推迟2-3年生育(3)少生关键(4)优生婚前体检孕期检查科学分娩3、探究晚育的意义(1)复****探究过程的六个环节(2)数学推算P20①100年后A5代B4代②5年后没有晚育要求的生了5000万有晚育要求的1000万少生了4000万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一、食物中有哪些营养物质P21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种营养物质。(一)糖类、脂肪、蛋白质P22三者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且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1、糖类:主要供能物质。(人体所需要能量约70%由糖类提供)吊瓶(挂葡萄糖)2、脂肪:备用能源物质。(血糖可转化成脂肪贮存起来)(生病消瘦的原因?)3、蛋白质:青少年每天需要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P22是生长发育、细胞更新、细胞修复的需要,也提供能量。(二)水P24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体重的60%~70%。是良好的溶剂。(三)无机盐P25表:无机盐缺乏症和食物来源:佝偻病、骨质疏松是由于缺乏含钙的无机盐引起的缺铁性贫血是由于缺乏含铁的无机盐引起的,地方性甲状腺肿是由于缺乏含碘的无机盐引起的。(四)维生素P26表维生素作用缺乏症和食物来源: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但其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是其他营养物质所不能代替的。缺乏维生素A易引起皮肤干燥、夜盲症,缺乏维生素B1易患神经炎、脚气病,缺乏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缺乏维生素D易引起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的症状。第二节消化和吸收一、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一)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P30淀粉是馒头的主要成分,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唾液淀粉酶淀粉→→→麦芽糖(遇碘变蓝)(遇碘不变蓝)1、唾液与清水对比实验(变量:唾液对照:清水)证明唾液的作用2、馒头碎屑与馒头块对比实验(变量:馒头碎屑对照:馒头块)证明牙齿的咀嚼作用3、搅拌与不搅拌对比实验(变量:搅拌对照:不搅拌)证明舌头的搅拌作用(二)消化概念:P31食物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分子大、结构复杂的有机物,进入消化系统后,逐步分解成分子小、结构简单的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这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