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工业通风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

格式:doc   大小:100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工业通风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2286107238 2020/8/7 文件大小:10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工业通风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有害气体和蒸气、余热和余湿的危害。。(如过滤、加热或冷却)后送进室内,把室内的污浊气体经消毒、除害后排至室外,从而保持空气的新鲜程度,使排放废气符合标准。粉尘:是指在空气中浮游的固体微粒;粒径上限约为200μm。气溶胶:当一种物质的微粒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之中,就构成了一个分散系统,人们把固体或液体微粒分散在气体介质中所构成的分散系统。气溶胶包括粉尘和雾。常见的一次尘化作用有:剪切压缩造成的尘化作用;诱导空气造成的尘化作用;综合性的尘化作用;热气流上升造成的尘化一次尘化作用:使尘粒由静止状态进入空气中浮游的尘化作用。二次气流:由于通风或冷热气流对流所形成的室内气流。速度越大,作用越明显。人的冷热感觉与空气的温度、相对湿度、流速、周围物体表面温度(客观性指标)和人的心理因素(主观性指标)等因素有关,1、有害物的危害及影响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对生产的不利影响;对大气的污染。2、工业企业的设计必须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要求。3、对颗粒物分类:总悬浮颗粒物: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um的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um的颗粒物;呼吸性颗粒物: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4、“降尘”:粒径在10μm以上,较大的微粒沉降速度快,经过一定时间后不可能仍处于浮游状态。“飘尘”:粒径在10μm以下,~10μm。烟(smoke):,;雾(mist):;烟尘(fume):分散性和凝聚性固体微粒;烟雾(smog):分散性和凝聚性固体微粒和液体微粒混合体;粉末(powder):生产中粉料。5、生产中的主要产尘工艺:(1)固体物质的机械破碎过程:(2)固体表面的加工过程:(3)粉粒状物料的贮运、装卸、混合、筛分及包装过程:(4)粉状物料的成型过程:(5)物质的加热和燃烧过程以及金属的冶炼和焊接过程:6、粉尘的“尘化”作用:含义:使粉尘从静止状态变成悬浮于周围空气中的作用。人体的需氧量:取决于人的体质、精神状态、环境条件和劳动强度。7、有害蒸气与有毒有害气体——有毒气体检测:使用检定管,分比色法和比长法两种,检定管中置不同指示剂,即构成不同的有害气体检定管。8、有害物对人体的危害途径及影响因素:途径:通过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三个途径进入人体内部而危害人体。影响因素:有毒气体的毒性大小;有毒气体的浓度大小;有毒气体与人体持续接触的时间;作业环境条件与劳动强度;个体的年龄、性别和体质情况。9、绝对湿度:空气中实际含湿量,指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质量。单位g/m3或g/Kg。也可以用空气中的水蒸汽分压来表示,单位为:帕(Pa),千帕(KPa )。10、饱和空气:当空气中水蒸汽含量达到该温度下所能容纳的最大值时,空气处于饱和状态。11、相对湿度:指某一体积空气中实际含有的水蒸汽量Ms与同温度下的饱和空气水蒸汽量的比值。定义式为:式中Ms—空气中实际含有的水蒸汽量,g;Mb—饱和空气水蒸汽量,g;Ps—空气的实际水蒸汽分压(Pa);Pb—饱和空气的水蒸汽分压(Pa)。主要综合防止措施有:1、合理选择厂址;2、工艺方法,设备,布置及操作方法合理化;3、采用通风净化除尘措施;4、加强管理;5、采用个体防护等。粉尘的来源主要有:固体物料的机械破碎和研磨2)粉状物料的混合、筛分、包装及运输3)物质的燃烧过程4)物质被加热时产生的蒸气在空气中的氧化合凝结粉尘对生产的影响主要有:降低产品质量、降低机器工作精度和使用年限降低光照度和能见度,影响室内外作业的视野某些粉尘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明火等会燃烧引起爆炸有害气体和蒸汽的来源主要有:1)化学反应过程2)有害物表面的蒸发3)产品的加工处理过程4)管道及设备的渗漏粉尘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取决于粉尘的性质、粒径大小、浓度、与人体持续接触的时间、车间的气象条件以及人的劳动强度、年龄、性别和体质情况等。人体散热主要通过皮肤与外界的对流、辐射和表面汗液蒸发三种形式进行。对流换热取决于温度和空气的流速,辐射散热只取决于周围物体表面的温度,蒸发散热主要取决于空气的相对湿度和流速。当空气的温度和周围物体表面的温度高于体温时,人体的散热主要依靠汗液蒸发。相对湿度愈低,空气流速愈大,则汗液愈容易蒸发。粉尘的浓度有两种表示方法,分别是质量浓度和计数浓度。有害气体和蒸气的浓度有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