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文档名称:

诗中作者为何不用“落叶”与“落花”,而用“落木”与“-课件PPT(精品).ppt

格式:ppt   页数:3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诗中作者为何不用“落叶”与“落花”,而用“落木”与“-课件PPT(精品).ppt

上传人:3047846861 2016/3/3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诗中作者为何不用“落叶”与“落花”,而用“落木”与“-课件PPT(精品).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诗中作者为何不用“落叶”与“落花”,而用“落木”与“落红”呢?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诗词填空林庚(1910 —)字静希。我国现当代著名学者,诗人, 文史学家。1933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 1933 年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林庚先生历任厦门大学, 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出版过《春野与窗》《问路集》等六部新诗集及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等。走近作者走近作者请快速浏览文章第 1、2段,说说文中引用大量诗句是为了说明一个什么现象? 现象“木叶”为历代诗人所钟爱。在古诗中,诗人极少用“树叶”,而常用“木叶”甚至“落木”,原因何在? “木叶”到“落木”,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 其关键点在哪?( 请从第3段中找答案)在“木”字读第四段,请思考:“木”一般用在什么场合? 秋风叶落的季节中重点研读探讨第 4、5、6段品味诗句“秋月照层岭, 寒风扫高木。”和“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比较诗中“高木与“高树的不同意味。( 方法提示:朗读感悟,划出文中关键词句,相互讨论交流) 秋月照层岭, 寒风扫高木。——吴均《答柳恽》高树多悲风, 海水扬其波。—曹植《野田黄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