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tsgd7005-2018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工业管道.doc

格式:doc   大小:134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tsgd7005-2018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工业管道.doc

上传人:hnxzy51 2020/8/8 文件大小:13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tsgd7005-2018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工业管道.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前言2008年2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以下简称特种设备局)下达了在《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程(试行)》(国质检锅【2003]108号)基础上,制定《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一一工业管道》的任务书。2010年7月,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组织有关专家成立修订工作组,在南京召开第一次会议,讨论修订原则、重点内容以及主要问题,并就修订工作进行了具体分工,制定了修订工作时间表。2013年8月,工作组在北京召开第二次会议,经过讨论,形成征求意见稿。2014年7月,特种设备局以质检特末【2014]21号文向有关部门、有关单位、专家及公民征求意见。2015年8月,工作组召开第三次会议,对征求到的意见进行研究讨论,形成送审稿。2015年10月,提交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技术委员会审议。2018年1月26日,由国家质检总局批准颁布。本次修订工作的基本原则与《4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兴特种设备目录》《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一一工业管道》(TSGD0001)一致。根据实际使用情况以及行业发展,调整、完善不适用的内容,明确定期检验的性质、定位及检验周期的含义,统一检验结论及检验报告内容;在保证基本安全要求的基础上,建立基于损伤模式制定针对性检验方案的思想,突出检验项目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为新检验、检测技术和评定方法的应用给出渠道;吸纳基于风险的检验等成熟的科技成果,厘清与常规检验方法的关系;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为企业安全与发展服务。参加本规则修订工作的主要单位和人员如下: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谢国山”修长征”李光海乔涛史进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局秦先勇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王冰胡明东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由涛上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王善江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染华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罗晓明吉林市特种设备检验中心胡宝林中科(广东)炼化有限公司王光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独山子石化分公司”杨瑞平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装备研究院李春树目录1总则2“定期检验(4)3”安全状况等级评定.(11)4定期检验记录、报告及结论(16)S附则17)附件A,工业管道年度检查要求《18)附录a工业管道年度检查报告(23)附件B工业管道定期检验报告26)附件C特种设备定期检验意见通知书(3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目》及相关安全技术规范规定,制定本规则。(以下简称管道)的定期检验(注1-1,注1-2)。注1-1:埋地部分管段的定期检验,可以参照(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一一长输(油气)管道》(TSGD7003)的有关检验项目及相关技术标准执行。注1-2:动力管道(《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G0001)中锅炉范围内管道除外)按照工业管道分级条件进行划分,其定期检验参照本规则及其建造所依据的标准执行,也可参照4锅炉定期检验规则》(TSGG7002)的锅炉主要连接管道的有关检验项目及相关技术标准执行。,即全面检验,是指特种设备检验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机构)按照一定的时间周期,根据本规则以及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应标准的规定,对管道安全状况所进行的符合性验证活动。定期检验应当在年度检查的基础上进行。,包括检验方案制定、检验前的准备、检验实施、缺陷以及问题的处理、检验结果汇总、出具检验报告等。,2级,3级和4级,,共4个级别。检验机构应当根据定期检验情况,按照本规则第3章规定评定管道安全状况等级。。以后的检验周期由检验机构根据管道安全状况等级,按照以下要求确定:(1)安全状况等级为1级、2级的,GC1、GC2级管道一般不超过6年检验一次,GC3级管道不超过9年检验一次;(2)安全状况等级为3级的,一般不超过3年检验一次,在使用期间内,使用单位应当对管道采取有效的监控措施;(3)安全状况等级为4级的,使用单位应当对管道缺陷进行处理,否则不得继续使用。(RBD周期管道定期检验可以采用基于风险的检验,其检验周期可以采用以下方法确定:(,依据基于风险的检验结果可适当延长或者缩短检验周期,但是最长不超过9年;(2)以管道的剩余寿命为依据,检验周期最长不超过管道剩余寿命的一半,并且不得超过9年。对于风险等级超过使用单位可接受水平的管道,应当分析产生较高风险的原因,采用针对性的检验、检测方法和措施来降低风险,将风险控制在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