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0
文档名称:

粒缺伴发热指南解读要点.ppt

格式:ppt   页数:6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粒缺伴发热指南解读要点.ppt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6/3/3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粒缺伴发热指南解读要点.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个体化应用的实践要点及解读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省血液研究所马骁孙爱宁吴德沛现代医学模式循证指南实践 2012 年中国粒缺伴发热指南发表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2 年8月第 33 卷第 8期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病医师分会中国粒缺伴发热指南:制定依据参考国外指南? IDSA 《发热和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治疗指南》(2010 ) ?欧洲 ESMO 《中性粒细胞缺乏相关发热临床实践指南》(2010 ) ?亚太地区《伴中粒缺乏和原因不明发热的肿瘤患者临床管理指南》(2005 ) 结合国内资料?流行病学资料?细菌耐药监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观察和经验总结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2 年8月第 33 卷第 8期 693-696 页新指南如何指导血液科抗感染临床实践? 指南实践的核心: 遵循诊治流程抗菌药物的调整初始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患者风险评估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2 年8月第 33 卷第 8期指南实践的核心: 遵循诊治流程抗菌药物的调整初始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患者风险评估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2 年8月第 33 卷第 8期定义?中性粒细胞缺乏: ?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 ANC )< × 10 9 /L ,或预计 48h 后 ANC < × 10 9 /L; ?严重中性粒细胞缺乏指 ANC < × 10 9 /L ?发热: ?指单次口腔温度测定≥ ℃,或≥ ℃持续超过 1小时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2 年8月第 33 卷第 8期粒缺伴发热是血液科的常见患者类型?患者在≥1个疗程化疗后, 发生与中性粒细胞缺乏有关的发热的比例 1: 1. Freifeld AG, et al. Clin Infect Dis. 2011;52(4):e56-93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2 年第 12 卷第 3 期: 191-192 3. de Naurois J, et al. Annals of Oncology 2010; 21(Supplement 5):v252 – v256 ?在国内医疗条件下,当外周血 WBC < × 10 9 /L时,感染发生率可能达到 %~% 2?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粒缺感染相关死亡率高达 11% 3关于发热定义:注意事项?测量方法: ?中国指南与 IDSA 指南一致, 未推荐腋温:因腋温使用不令人满意,不能准确地反映核心体温。?中性粒细胞缺乏期间应避免测定直肠温度和直肠检查,以防止定植于肠道的微生物进入周围黏膜和软组织。?由于患者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 临床判断在决定患者是否需要抗菌药物治疗时起着关键作用。?即使患者不能满足上述定义,需要医生仔细甄别是否应用抗菌药物治疗, 例如,对于全身状况不良的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应警惕感染时可能无发热或低体温表现。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2 年8月第 33 卷第 8期 Freifeld AG, et al. Clin Infect Dis. 2011;52(4):e56-9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