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文档名称:

Linuxc下的SOCKET网络编程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377KB   页数:3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Linuxc下的SOCKET网络编程课件.ppt

上传人:ogthpsa 2020/8/11 文件大小:37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Linuxc下的SOCKET网络编程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网络编程IPV4协议分析IPv4包头结构IPv4包头结构版本—IP头中前四位标识了IP的操作版本,头长度—头中下面4位包括头长度,以32位为单位表示服务类型总长度(TotalLength)标识(Identifier)—每个IP报文被赋予一个惟一的16位标识,用于标识数据报的分段分段标志(FragmentationFlag)—下一个域包括3个1位标志,标识报文是否允许被分段和是否使用了这些域IPv4包头结构分段偏移(FragmentOffest)—8位的域指出分段报文相对于整个报文开始处的偏移。这个值以64位为单位递增生存时间(TTL)—IP报文不允许在广域网中永久漫游。它必须限制在一定的TTL内协议—8位域指示IP头之后的协议,如VINES、TCP、UDP等校验和(checksum)—校验和是16位的错误检测域。目的机、网络中的每个网关要重新计算报文头的校验和,就如同源机器所做的一样源IP地址—源计算机的IP地址目的IP地址—目的计算机的IP地址填充—为了保证IP头长度是32位的整数倍,要填充额外的0TCP协议分析TCP包头结构图3-3TCP数据在IP数据报中的封装TCP包头结构图3-4TCP包首部TCP包头结构TCP源端口16位的源端口域包含初始化通信的端口号源端口和源IP地址的作用是标识报文的返回地址TCP目的端口16位的目的端口域定义传输的目的这个端口指明报文接收计算机上的应用程序地址接口TCP包头结构TCP序列号32位的序列号由接收端计算机使用,重组分段的报文成最初形式TCP应答号TCP使用32位的应答(ACK)域标识下一个希望收到的报文的第一个字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