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七年级六七单元复习.doc

格式:doc   大小:34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七年级六七单元复习.doc

上传人:cjc201601 2020/8/11 文件大小:3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七年级六七单元复习.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六、七单元练习班级姓名一、古诗文默写。学而不思则罔,。雄兔脚扑朔,。君问归期未有期,。君向潇湘我向秦。《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化用了“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比喻作者自己在政治上遭受打击,眼看着别人纷纷志得意满,奔赴前程的一句是:,。王维的《杂诗》中表达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的一句诗是:,。二、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它的意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3)客问元方:“尊君在否?”(4)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划分下列诗词节奏(1)城阙辅三秦(2)今日听君歌一曲(3)扬子江头杨柳春三、按照原文或根据意思用文中原句填空。(1)行者见罗敷,。少年见罗敷,。耕者忘其犁,。,但坐观罗敷。(2),禅房花木深。,潭影空人心。(3)《望岳》一诗中以距离之广远烘托泰山之高峻的句子是:,。(4)《观沧海》一诗中采用虚写的手法含蓄地表现诗人气吞山河、囊括宇宙的气概的句子是:,,,。远方的朋友的遇到挫折,为了表达对朋友的关切,可用,。”来表达对朋友的关切之情。《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当前改革困难不少,我们应有“,”的精神。《登飞来峰》四、古文阅读1、《期行》陈大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①期日中②太丘舍去③下车引之④入门不顾2、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翻译)3、元方反驳友人的话妙在何处?由此可以看出元芳是个什么样的人?4、文中“怒”“惭”两个词,生动描绘了友人的神态。请分别说说友人“怒”和“惭”的原因。5、有人认为友人已经知道错了,并且“下车引之”,元芳应该原谅他,元芳入门不顾是不对的。你认为呢?请说说你的理由。2、《木兰诗》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找出选段中的拟声词: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旦辞爷娘去()()但闻黄河流水()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4、选段中反复渲染征途的夜色,有什么用意。5、选段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不闻······但闻·····”采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3、《卖油翁》和《陌上桑》对比阅读(甲)《卖油翁》全文(乙)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解释下列加点的字。①尝射于家圃()②但微颔之()③东南隅()④但坐观罗敷()下列各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公亦以此自矜自钱孔入,而钱不湿甲文的主人公是(),该文说明了()的道理;乙文的主人公是(),选文向我们展示了主人公的().乙文除了正面描写了主人公的美貌外,还描写了“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