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文档名称:

古文翻译整理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327KB   页数:2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文翻译整理课件.ppt

上传人:glfsnxh 2020/8/12 文件大小:3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文翻译整理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文言文翻译复****思路整理授课教师:张涛综观近几年的全国卷,高考文言文的命题特点是:就选文看,均为史传文即人物传记;就题型看,选择题减少,由原来4个减为3个,主观题(翻译)1个保持不变;就分值看,由12分降至9分,而主观题分值增加,由原来5分增加到8分直到现在的10分。 3个选择题规律:第8题考查文言实词词义,9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10题考查内容分析和概括。首先考查的是“语”,即考查实词含义、虚词用法、句式、翻译,即第8和11题。然后是对“文”的考查,包括三点:①筛选文中的信息;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即第9题和第10题. “语”是整个阅读理解的基础。所以,首先要把功夫下在“语”上,能读得懂“文”了,理解分析题只要适当训练即可. 文言文翻译既是综合考查,涉及到的知识点自然不会少。主要有:实词词义、词类活用、虚词用法、文言句式、语言表达等。 高考文言文,选文均出自课外,但许多词语、句式都是课内学过的,总是和课内文言文保持着或明或暗的联系。因此,学会知识迁移,善于用课内文言文中学到的知识解决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问题,就成为提高文言文高考成绩的关键。文言文翻译正误分析(1)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译:齐国虽然地域狭小,我怎么会疼爱一头牛。“爱”字在古代有两个常用义项,一是亲爱义,古今相同;一是吝惜义,今已消失。齐国虽然地域狭小,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2)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译:召唤负责的官吏带着地图,指点着说把从这里到到那里的十五座城划归赵国。“案”是“按”的通假字,意思是审查、查看。召唤负责的官吏查看地图,指点着说把从这里到到那里的十五座城划归赵国。(通假)(古今词义)(3)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谏弭谤)周厉王暴虐,国都里的人诽谤周厉王。“谤”字上古汉语指公开批评、指责别人的过失,无贬义。国人批评议论,不是恶意诽谤,而用“谤”的今义歪曲原意。周厉王暴虐,国都里的人指责厉王。因未重视字词含义(通假、古义与今义、感情色彩、单音词与复音词等)而造成的误译在翻译错误中占很大比重。(4)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曲,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译:先帝不因为我低贱鄙陋,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房中来看望我。(色彩、音节变化)(5)孔子登东山而小鲁。译:孔子登上东山而小看了鲁国。“小”字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孔子登上东山而觉得鲁国小了。(6)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译:一只狼径直地离开了,其中的另一只象狗一样坐在屠者的面前。(活用)(7)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8)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译:为什么要保持美玉一样高洁的品德而使自己被流放呢?(活用)修辞(比喻借代互文用典等)造成的误译。(修辞)译:“我已经二十五岁了,再这样改嫁,我就要寻找木头了。“木”指棺椁。“就木”是走向棺木,可译为“进棺材”。我(已经)二十五岁了,再这样改嫁,我就要进棺材了。3因忽视发语词、某些助词、某些重复成分、偏义复词中的衬字等出现误译的现象。(9)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译:就可以禀告婆婆,及时把我打发回家。(10)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译:从师的风尚不流传也已经很久了。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1、璧有瑕,请指示王。译:璧上有斑点,请让我指出来给大王看。3、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译:孔子回答说:“君像君,臣乡臣,父像父,子像子”。小试:4、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译:总共计算一条船,刻有五个人、八扇窗,船篷、船桨、火炉、水壶、手卷、念珠各一个。2、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也。译:(人民的灾难)使我像白居易那样泪湿青杉我不能学古代圣人那样忘情。“信”即准确,指译文要准确地反映原作的含义,避免曲解原文内容。1、从“语”的角度来看,要重视古代汉语的语言特色。2、从“文”的角度来看,要结合语境来准确理解词意、句意,依境断意信、达、雅通过语境分析,顺利攻下代词指代义、一字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主要得分点。例: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对在地上的金子应是先“捡起”再“丢掉”,“捉”只能作“拾、捡”理解。(2)“废”解释为“毁掉”,(1)“华歆抓住金子然后丢掉了”应作“丢开、放下”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