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纪念香港回归 10 周年” 笔谈.pdf

格式:pdf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纪念香港回归 10 周年” 笔谈.pdf

上传人:boy_0011 2016/4/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纪念香港回归 10 周年” 笔谈.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收稿日期: 2007- 04- 10作者简介: 苏东斌( 1945—) , 男, 黑龙江哈尔滨人, 深圳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经济学研究。第 24 卷第 3 期深圳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年 5 月 Journal of Shenzhen University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May 2007香港经济社会的发展能够保持长期稳定繁荣状态, 主要是由于香港充分适应了经济全球化这个大趋势和紧紧依靠祖国内地这个大背景两个因素。这也正是坚持与巩固“一国两制”基本理念的必然结果, 是坚持与巩固自身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结果。本文以解读香港特首 2006—2007 年施政报告为根据,来阐述上面的这个基本判断。一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指出: 踏入 21世纪, 我们正面对信息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内地还未改革开放时,香港乘势蜕变为面向国际的贸易枢纽, 逐步形成金融、贸易、物流、旅游四大支柱产业。随着内地近 30年的改革开放, 创造了世界经济奇迹, 中国一跃成为世界重要经济体系之一。当今世界上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在思考与中国的经贸关系。香港要迎接全球化时代, 首先必须在国家发展中找到适当的重要角色。全球化与中国崛起已合而为一, 香港适应全球化, 与融入内地, 并非两相矛盾的发展道路。香港既已回归祖兴起中担当重要角色, 能够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 能够令香港人引以为傲的世界都会。曾荫权先生的判断有一个良好的基础, 这就是香港对祖国的回归。回顾 1997 年 7 月 1 日江泽民主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庆典上的讲话: 在我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后, 在国家主体坚持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条件下, 香港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保持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 生活方式不变, 法律基本不变。正是为了落实这一根本方针, 国家“十一五”规苏东斌———香港为什么能够保持如此繁荣适应全球融入内地编者按: 香港特别行政区实施的“一国两制”政策史无先例。香港回归 10 年, 尽管历经多次经济波折和政治纷争, 但香港的繁荣和稳定有目共睹, 香港回归 10 年, 与内地的经贸关系得到空前的加强, 而且继续维系着全球最自由经济体的地位; 香港经济目前仍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未能得到解决, 未来发展还存在着不确定因素。在香港回归 10 周年之际, 本刊分两期约请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数位教授撰写文章, 本期刊载其中的四篇, 就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以期引起关于香港未来发展问题的进一步关注。关键词: 香港回归; 经济; 制度中图分类号: F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260X( 2007) 03- 0015- 12“纪念香港回归 10 周年”笔谈划纲要, 才明确表示“支持香港发展金融、物流、旅游、信息等服务业, 保持香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业中心的地位”, 这肯定了香港的优势产业以及在国际发展中的重要功能。就全国城市来说, 香港的角色是独特和不可替代的。前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先生在 2004 年的施政报告中强调: 我们确立了“背靠内地、面向世界; 善用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