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历史戊戌变法历史文化论文公元 1895 年历时一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以中国的失败落下帷幕, 腐败无能的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当这一消息传到北京,在京会试的举人在康有为等人的带领下联名上书, 这就是注明的“公车上书”。它就是维新变法的起点。在 1895 年到 1898 年间, 维新派四处活动, 建立社团, 发行报纸等等, 为自己的变法制造舆论, 也为自己的变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1897 年冬,德国抢占胶州湾,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加重。康有为迅速上京面见光绪帝,请求变法, 1898 年一月康有为应诏上《统筹全局折》,变法全面展开。但是变法刚刚开始就遭到封建顽固派的抵制和反对,同年 9月 21 日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派发动政变, 慈禧从新垂帘听政, 光绪帝被囚禁, 戊戌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很多, 总结下来有以下几点:一、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型和妥协性, 缺乏反封建的勇气, 只采取改良的办法, 而且还对封建反动势力寄予幻想。二、维新派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却不明确提出反帝的具体主张, 甚至还对侵略者抱有幻想。三、维新派既没有政治实力, 又缺乏政治经验, 更没有经济和军事实力, 却有自命清高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 一味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四、维新派改革操之过急。以上的戊戌变法的过程和失败的原因, 下面我重点阐述戊戌变法的对我的启示。首先,中国有一句老话: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且不管戊戌变法是失败了还是成功了,他至少说明了一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 当灾难来临, 中国人民想到的不是逃避, 而是勇敢的面对, 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中华民族的崛起,这也正是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的文化没有间断,完完整整的传承下来。我相信只要有这种精神, 无论我们失败多少次, 我们一定会成功。其次, 让我认识到中国要走资产阶级的道路上绝对行不通的, 历史证明在当时的情况下, 走资产阶级自上而下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我们可以看到在当时的情况下,上有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阻挠,外有帝国主义的入侵, 况且维新派所以靠的只不过是一个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 提出的变法还严重的影响到了封建地主的利益, 并且对帝国主义来说, 他们也不希望看到中国强大, 面对顽固派和帝国主义的联合绞杀, 维新派的结局只有失败了。当然至于中国当时该走什么道路, 并没有人知道, 大家也都是瞎子过河,摸, 只有一样一样试一试才知道中国该走什么样的道路。还有, 我认识到人民的力量的伟大, 纵观中国五千年来的历史, 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