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三明市梅列区兴园幼儿园工程位于三明市东新五路新碧路与兴园一路的交叉口。拟建工程包括主楼( 10F)与副楼(4F),主楼采用桩基基础形式,并设有 1层地下室,室内地坪设计标高为 ,地下室埋深5~6m。2、基坑概况)基坑规模:基坑总面积约 2900㎡,总体近似长方形,长约 70m,宽约50m,基坑周长约220m。)基坑挖深:本工程场地较为平坦,场地内现地面高程 ~。、,~。。3、周边环境概况场地周边环境一般。西北侧红线外6m为新碧路;,基础形式采用桩基础;东南侧红线内地下室范围边线上现有2m石砌挡墙,现状稳定,将在基坑开挖前在保证挡墙后土体稳定的条件下拆除;,其基础形式为人工挖孔桩桩基础;南侧红线外 ,基础形式为浅基础。地下室东北面边线距离红线 ,地下室西北面边线距离红线 ,地下室西南面边线距离红线3m,地下室东南面边线距离红线 2m。4、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地层概况(由上而下):①杂填土:场地均有分布,松散,揭露厚度 0~;②粉质粘土:场地均有分布,可 ~硬塑,揭露厚度 ~;③粉细沙:局部分布,松散 ~稍密,~;④泥质圆砾:局部分布,松散 ~稍密,揭露厚度 ~;⑤残积砂质粘性土、残积砾质粘性土:局部分布,硬塑 ~坚硬,~;⑥砂土状强风化砂岩、砂砾岩、粉砂岩:全场分布,岩芯呈土状;⑦碎块状强风化砂岩、砂砾岩、粉砂岩:全场分布,岩芯呈碎块状;基坑开挖侧壁揭露地层主要为杂填土、粉质粘土。)地下水概况场地内地下水主要为赋存在粉细砂、泥质圆砾中的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孔隙水富水性弱,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的渗入补给;基岩裂隙水富水性极弱,补给来源为一含水层侧向补给和上部孔隙水的渗入补给。勘察期间,水位主要处在杂填土层,地下水类型为上层滞水,水位埋深 ~,~,水位年变化幅度在 ~。根据资料,本场地的基坑设计水位按地表标高下 。5、围护结构形式概述(1)基坑概述①支护结构:根据场地地质条件,基坑主要采用放坡结合土钉支护形式和放坡结合桩锚形式。土钉结合放坡支护形式采用 1::。放坡结合桩锚支护形式采用 1::,排桩结合 2道锚索。具体详见施工设计图。②地下水处理:基坑底以粉砂质粘土为主,仅局部区域为粉细砂,基坑内总体水量有限,基坑日涌水量为 ,坑内采用集水明排的方法进行降排水。为防止地表水流入坑内,在坑顶设置截水沟,坑脚设置排水沟,排水沟底面应比挖土面低深300mm,角点或空间较大位置设集水井(长和宽均为 500mm,集水井深800mm,砖砌),让地下水沿排水沟排入基坑的集水井, 再采用水泵抽吸排除坑外,集水井位置可据场地空间适当缩减。坡面设φ 50pvc长60cm外倾泻水管,外倾坡度≥5%,,泄水管水平间距 ,。基坑地下水应排入市政管道。根据地勘资料反映, C-E及F-A基坑开挖段,开挖至底板底,基坑底局部为粉细砂,应在该段基坑支护施工中采用桩间双管旋喷桩 (桩径600mm,搭接150mm),桩端进入粉细砂,1m以上进行止水,其余段采用桩间挂网喷射混凝土进行基坑侧壁的挡水、防水处理,桩间双管旋喷桩段不设置泄水孔。基坑东面角落区收粉细砂层影响,应增设降水井,防止基坑产生突涌现象。③基坑坡面结构:基坑放坡坡面均采用挂钢筋网φ ******@200×200,坡面喷射厚80mm的c20混凝土。详见施工设计图。④本工程除按有关施工图外,未详部分按现行有关规范、规程执行。6、设计原则)本基坑侧壁安全等级按以及考虑,支护结构重要性系数取 .)根据基坑等级,确定一下控制参数:①坡顶水平位移≤%H(H为基坑开挖深度)或累计值≤ 30mm。②基坑坑顶及周边地表沉降≤ 30mm。③地下水位:变化速率< 500mm/d或累计量≤1000mm。)施工期间地面超载:均按 20kpa考虑。二: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组织项目部技术人员和施工作业人员认真熟悉图纸,对图纸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好记录,以待图纸会审时解决。)认真熟悉各项施工操作工艺、规范,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写质量及安全的专项方案。2、组织措施)成立项目管理组织机构,施工现场组织机构设置的指导思想是以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