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页眉. .页脚慢性前列腺炎医学研究论文慢性前列腺炎历代医家多将其归入“淋症”或“淋浊”等范畴。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虽有“五淋”之不同, 但大都跳不出膀胱湿热之窠臼, 治疗多以清热通淋为法。我们认为中医之淋有二: 一为病在水道, 一为病在精道。病在水道者多为泌尿系感染, 病在精道者则多为生殖系炎症。兹将我们的认识列述如下,谨就教于同道。 1 慢性前列腺炎病在精道,涉及水道古人虽无慢性前列腺炎这一病名,但有的医家对其临床表现及病因、病位已有深刻的认识。如清. 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 淋浊》中的一则案例后评论道:“若房劳强忍, 精血之伤, 乃有形败浊阻于隧道, 故每溺而痛。徒进清湿热利小便无用者, 以溺与精同门异路耳。”即指出慢性前列腺炎类疾病与泌尿系感染在病位上存在着根本的区别。他的学生邵新甫在篇后的注评中则明确提到了“精道”与“水道”的概念: “淋有五淋之名,浊有精浊便浊之别。数者当察气分与血分, 精道与水道, 确从何来。”所谓精道, 亦即生殖之精向体外排泄的通道, 它上达于精室, 下通于尿道。在男子, 实与水道( 即尿道) 同出一门。这是男、女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 也是男科疾病的一个重要病位特征。正因为男子“溺与精同门异路”, 所以两者为病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水道的疾病如迁延不愈, 可发展到精道, 而精道的疾病由于与水道相通,亦可影响到水道。故精浊与尿浊都可出现“溺而痛”的临床症状。 2 . .页脚一般来讲, 水道之病可发于各种年龄, 其病机多为湿热侵犯膀胱气分, 下焦决渎不利。而精道为病, 则多发于青春期“天癸”始生以后, 是由于肝肾相火偏旺, 或湿热循奇经深入下焦血分, 导致精室受损, 精道排泄障碍,“有形败浊阻于精道”而致。男子进入老年期, 天癸水平下降,相火渐衰,此病也随之罕发。二者相比,水道之病的病位较浅,病机相对单纯, 且没有明显的年龄界限。而精道疾病则有相对局限的发病年龄, 其病位比前者要深, 涉及的脏腑、经络要多,因而病因病机也较前者更为复杂。诚如叶天士所言: “少年患此,多有欲心暗动,精离本宫,腐浊凝阻溺窍而成。”近代名医张锡纯对此亦有精辟的论述。他在《医学衷中参西录. 淋浊方》中道: “血淋之症, 大抵出之精道也。其人或纵欲太过而失于调摄, 则脏因虚生热; 或欲盛强制而妄言采补, 则相火动无所泄, 亦能生热。以致血室( 原按: 男女皆有, 男以化精, 女以系胞) 中血热妄动,与败精溷合化为腐浊之物,或红、或白、成丝、成块,溺时堵塞牵引作疼。”需要指出的是, 张氏在此所说的是血淋, 从其所述的病机来看, 当为生殖系炎症, 可见于精囊炎或急慢性前列腺炎。他的上述认识与叶氏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 而在病因病机上比叶氏的认识更有所深化。此外, 如青壮年阶段素嗜辛辣肥甘, 或过饮酒浆, 导致湿热内蕴, 湿热之邪可循冲、任等奇经达于精室; 或水道湿热秽浊之邪久治不愈, 亦可侵犯精道, 发生前列腺炎类疾病。由于精道与精室相连, 精室的生理病理又与冲、任、督、带等奇经八脉密切相关, 故精道之病多涉及奇经,这一点与妇科月经病颇为相似。诚如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 女科方. 温冲汤》后所言: “人之血海,其名曰冲,在血室之两旁,与血室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