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学习组建简单直流电路并使用仿真测量仪表测量电压、电流。)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理的验证。解决方案:自己设计一个电路,要求至少包括两个回路和两个节点,测量节点的电流代数和与回路电压代数和,验证基尔霍夫电流和电压定理并与理论计算值相比较。2)电阻串并联分压和分流关系验证。解决方案:自己设计一个电路,要求包括三个以上的电阻,有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测量电阻上的电压和电流,验证电阻串并联分压和分流关系,并与理论计算值相比较。:Is=I1+I2,U1+U2=U3,U1=I1*R1,U2=I1*R2,U3=I2*R3解得,U1=10V,U2=20V,U3=30V,I1=5A,I2=,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没有偏差,基尔霍夫定理正确;R1与R2串联,两者电流相同,电压和为两者的总电压,即分压不分流;R1R2与R3并联,电压相同,电流符合分流规律。,好多东西都找不着,再看了指导书和同学们的讨论后,终于完成了本次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操作上的一些小问题都给予解决了。;学习使用受控源;进一步学习使用仿真测量仪表测量电压、电流等变量。,要求包括至少两个以上的独立源(一个电压源和一个电流源)和一个受控源,分别测量每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的响应,并测量所有独立源一起作用时的响应,验证叠加定理。并与理论计算值比较。:电流源单独作用:共同作用::-10+3Ix1+2Ix1=0,得Ix1=2A;电流源单独作用时:I2-Ix2=32Ix2+I2+2x2=0,得Ix2=-;两者共同作用时:I-Ix=32Ix+I+2Ix=10,得Ix=,与测得数据相符,Ix=Ix1+Ix2,叠加定理得证。,同时学会了受控源的使用。、定理的理解;学习使用受控源。,要求至少含有一个独立源和一个受控源,通过仪表测量其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将其用戴维南或等效电路代替,并与理论计算值相比较。 实验过程应包括四个电路:1)自己设计的有源二端网络电路,接负载RL,测量RL上的电流或电压;2)有源二端网络开路电压测量电路;3)有源二端网络短路电流测量电路;3)原有源二端网络的戴维南(或)等效电路,接(1)中的负载RL,测量RL上的电压或电流。:开路电压测量:短路电流测量:戴维南等效电路::Uoc=10V,短路电流:Ioc=1/150=,输出电阻:Ro=Uoc/Ioc=,计算结果与测量结果相符,且等效电路在负载上引起的响应与原电路相同,验证了戴维南等效法的正确性。、定理的理解。。,可以是反向比例电路,正向比例电路,加法电路等,可以设计一级或多级,测量其输出电压值,并与理论计算值相比较。(注意运放输入电压必须是小信号,电压值控制在1v以下。):,U0=0,I1=I2,即(U1-U0)/R1=(U0-U2)/R2,得U2=-U1*R2/R1。,U2=-12V,与测量结果一致,即本电路可以作为反向比例器使用。。(1)学习使用示波器。(2)通过模拟仪器测试RC电路的充放电特性,观察电容器充放电过程中电压与电流的变化规律。、RC电路的充放电特性测试(1)在EWB的电路工作区按上图图连接。可按自己选择的参数设置。(2)选择示波器的量程,按下启动\停止开关,通过空格键使电路中的开关分别接通充电和放电回路,观察不同时间常数下RC电路的充放电规律。(3)改变C数值计算其时间常数。绘出虚拟示波器显示的输出波形图,也可自行设计实验。使用EWB时注意选择适当的仿真仪表量程。每次要通过按下操作界面右上角的“启动/停止开关”接通电源,或者暂停来观察波形。使用示波器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幅值来观察波形。:1uF电容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