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5
文档名称:

《普通心理学》第十二章-人格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1,513KB   页数:6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普通心理学》第十二章-人格课件.ppt

上传人:xiang1982071 2020/8/20 文件大小:1.4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普通心理学》第十二章-人格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十二章人格第十二章人格第一节人格的一般概念第二节人格理论第三节认知风格第四节人格测验第五节人格成因第一节人格的一般概念一、什么是人格二、人格的结构人格概念的起源Personality,最初源于古希腊语persona,原意为面具。心理学沿用面具的含义,转意为人格,包含了两个意思:一是指一个人在人生舞台上所表现出来的种种言行,即人遵从社会文化****俗的要求而做出的反应。外在的人格品质,外壳和面具。二是指一个人由于某种原因不愿意展现的人格成分,即面具后的真实自我,这是人格的内在特征。一、什么是人格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独特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特征:1)独特性。不同的遗传、生存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另一方面,生活在同一社会群体中的人也有一些相同的人格特征。2)稳定性。人格具有稳定性。在行为中偶然发生的、一时性的心理特征,不能称为人格。随着生理的成熟和环境的改变,人格也可能产生或多或少的变化。一、什么是人格3)统合性。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人格的统合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分裂人格。4)功能性。人格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会决定某些人的命运。人格特性(一)独特性"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二)稳定性"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三)统合性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四)功能性“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二、人格的结构1、气质与性格1)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所说的脾气、秉性。气质是人的天性,无好坏之分。不直接具有社会道德评价含义。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成就。2)性格。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二、人格的结构态度,是个体对社会、对自己和对他人的一种心理倾向,包括对事物的评价、好恶和趋避等方面。表现在人的行为方式中。性格表现了一个人的品德。具有道德评价含义的人格差异,称之为性格差异。性格有好坏之分,最直接地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风貌。性格是在后天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是人的最核心的人格差异。也受个体的生物学因素的影响。二、人格的结构2、自我调控系统1)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的感知、思想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估。2)自我体验。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积极-自尊VS消极-自卑。3)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的最后环节。包括自我监控、自我激励、自我教育等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