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嵌顿斜腹股沟斜疝手法复位.doc

格式:doc   大小:61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嵌顿斜腹股沟斜疝手法复位.doc

上传人:sssmppp 2020/8/21 文件大小:6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嵌顿斜腹股沟斜疝手法复位.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嵌顿斜腹股沟斜疝手法复位张华(四川省都江垠市人民医院611830)【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4-0214-02【摘要】目的探讨嵌顿斜腹股沟斜疝手法复位的方法。方法分析125例嵌顿斜腹股沟斜疝病人的临床资料及方法。结果125例病人均釆用手法复位,其中儿童108例,成功复位101例,***17例,成功复位12例。结论掌握好嵌顿斜腹股沟斜疝手法复位的方法和技巧,可提高复位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为择期手术赢得时间。【关键词】嵌顿斜腹股沟斜疝手法复位腹股沟斜疝发生于各年龄阶段,其中小儿最常见。患儿发生腹股沟斜疝嵌顿时会哭闹、拒奶、呕吐、便血、不能安静入睡;***发生腹股沟斜疝嵌顿时,会出现局部疼痛、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便秘等机械性肠梗阻病象。如果不及时解除嵌顿,可能会发牛肠坏死、肠穿孔,水电解质失衡,重者可致死亡。从2005至2010我共给125个患者行手法复位,现报告如下。:儿童组108例势98人,女10人,男女之比约10:1;年龄<l岁36例(1-3)岁51例,>3岁11例;嵌顿时间&t;8h者82例,(8・24)h者16例;进入阴囊57例,未进入阴囊者41例。***组17例,男15例,女2例,势女之比15:2;年龄18-75岁;进入阴囊者13例,未进入阴囊者2例。,如果是首次发现腹股沟区包块,应了解发现多长时间,有何症状,检查包块的大小、性质、红肿、局部皮温有无增高、睾丸是否位于阴囊,同时要与鞘膜积液、睾丸蒂扭转相鉴别;如果为既往疝,要了解疝出现的次数、大小、有无嵌顿,如果发生嵌顿每次如何复位。嵌顿时间:儿童<8h,***<12h可行手法复位。但对于看顿时间儿童8・24h,疝块张力不大,无明显腹膜炎体征,一般情况好,可试行手法复位,但动作一定要轻柔,切忌粗暴,以免挤破肠管。***12-24h,病史长,疝块人,估计腹壁缺损较人而疝环松弛,疝块张力不大,无腹膜炎体征,一般情况好,可试行手法复位。患者暴露腹股沟及会阴部,仰卧于床上,臀部置一枕头,高约20cm,屈髓屈膝,儿童可由家长协同固定上下肢。术者位与患者右侧,对于疝块未坠入阴囊,只需双手捏住肿块,来回摇动3・5次,以缓解痉挛,松弛粘连,在病人呼气时将疝块向腹股沟方向挤压,吸气时停止用力,复位成功时,肿块消失,有陷落感;对于疝块坠入阴囊,先双手握住肿块来冋摇动3・5次后,右手握住肿块,从远端开始持续缓和地将肿块向腹股沟管方向挤压,如同将“火腿肠挤出”,同吋观察病人的呼吸、腹部的起伏,腹压降低吋加大挤压力量,腹压增高时暂停用力,左手按摩外环,以缓解痉挛,同吋防止冋纳的疝块再次突岀,复位成功吋,肿块消失,有陷落感,并常有肠祥进入腹腔时发出咕噜声。,腹痛明显缓解,患儿通常不再哭闹,且能安静入唾,此时再次检查腹股沟区,确认无包块,可离院。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