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现代护理 Xiandaihuli 《中外医学研究》第11 卷 第 24 期(总第212 期)2013 年8 月- 118 -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 Aug, 2013 ①东海县安峰镇安峰中心卫生院江苏东海 222311 41例慢性心衰患者的护理体会 王夫芳①【关键词】 心力衰竭; 护理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24-0118-02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为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阶段,发病率极高,有临床症状的患者5 年生存率和恶性肿瘤相仿[1] 。欧美指南一致推荐协作管理模式用于心衰的管理和监测,首先是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士对心衰患者进行教育,营养学专家进行营养评估和指导,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制定出原计划,心内科医生制定并简化药物治疗方案等。加强护理人员对慢性心衰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让患者了解心衰方面的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积极参与心衰的防治,这对于延缓病情的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减少住院率、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1 临床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2011 年1 月-2012 年12 月共收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1 例,均符合Framingham 心衰评分标准[2]。男24 例, 女17 例,平均62 岁。 2 护理 心理护理 由于本病是慢性疾病,活动受限,反复发作,多次住院, 担心疾病的预后及治疗的费用等,患者均有一定程度的焦虑、抑郁,反过来加重心衰或使其复发,所以在治疗疾病的同时, 要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以调动患者自身的积极性和治愈疾病的信心。心理护理对自己的疾病不能忽视,也不要过分关注, 因为过分紧张易诱发急性心衰。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用合适的言语向患者解释心理问题与疾病预后的关系,从而使患者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使疾病得到控制。 健康教育 教会心衰患者自我监测,如心衰症状、药物副作用、病情恶化的征兆,以及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医护人员的帮助,以便及时就医或者联系医护人员。虽然患者及家人的自我监测不能代替医护人员对病情的观察,但患者对新出现症状的及时反馈,确实能使医护人员对疾病的进展在第一时间采取相应的措施。 休息与活动 休息是减轻心脏负担的重要方法,可使机体耗氧明显减少, 使肾供血增加,有利于水肿的减退。休息时间根据患者生活习惯及病情灵活掌握。鼓励患者作适当的动态运动,避免竞争性运动和等长运动,以日常体力活动为主,运动量以不出现心衰症状为宜。重度心衰患者,可在床边小坐;其他不同程度心衰患者,可每日多次步行,5~10 min/ 次;心功能较好者,可3~5 次/ 周,步行20~30 min/ 次。 合理饮食 向患者交待饮食原则为低钠、低热量、清淡、易消化,足量维生素、碳水化合物、无机盐,适量脂肪,禁烟、酒,还应少食多餐,因饱餐可诱发或加重心衰。特别要注意晚餐不宜过饱, 饭后不再进食。控制食盐量,食盐量<5 g/d。 ~ L 为宜。对于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应严格限制水的摄入量,不超过800 ml/d。营养添加物无法缓解心衰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