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浅谈鲁班奖的评选.doc

格式:doc   大小:62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谈鲁班奖的评选.doc

上传人:小雄 2020/8/23 文件大小:6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谈鲁班奖的评选.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谈鲁班奖的评选自1987年颁发首届建筑工程鲁班奖至今,鲁班奖的评选工作已进行了15个年头。(1991一1992年据国务院生产办公室、建设部精神暂停企业评优升级两年)。随着时间的推移,鲁班奖评选的竞争愈来愈激烈,尽管入选鲁班奖工程的个数从首届的12项增至现在的80项(历史最高达101项),但业内人士仍然深切地感受到:鲁班奖一一想说爱你不容易。要创鲁班奖,必须对鲁班奖的标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15年前业已开展的工作,如今还在谈认识,听似荒谬,但事实证明确有必要。一次也未申报过鲁班奖的企业对其标准的陌生自不待言,即便是曾多次获得鲁班奖的企业,有时也会感到困惑:工程质量比往年更好,为什么往年评上了,这次反而评不上?上次专家组说资料整理得很好,这次照此行事,专家为什么说还有缺陷……所有这些都说明,有些企业对鲁班奖及其标准的认识,确实存在不全面之处。实际上,鲁班奖工程的标准只有一个基本原则:坚固、适用、美观,是精品中的精品。一些工程在复查中落选,往往是在优中选优即美观、细部处理等方面拉开了差距。因此可以说,鲁班奖评选的基本原则没变,但标准却年年不同。首先,是鲁班奖的标准越来越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建筑物的体量越来越大,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施工愈来愈精细;鲁班奖评选的标准,如同高考的录取分数线,每年不一样且呈水涨船高之势。回眸我们三五年前曾获得的鲁班奖工程,自己都有一种“不怎么样”的感觉。如果还拿若干年前获奖的套路来指导现在的创建鲁班奖工作,必然会有“找不着北”的感觉,我们的观念和标准,必须与时俱进,否则就与鲁班奖无缘。其次,评比标准趋于细化。推荐为鲁班奖的工程往往都经过了各市、省的层层选拔。其结构质量、安全性一般都不会有问题。。所用建筑材料一般且在一般档次,就看是否“粗粮细做”。其他条件相当的,再看工程体量大小、科技含量高低、工程难易程度、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等;总之,优中选优、精品中的精品的原则,就是无穷尽地比下去,直至分出高下。第三,评比中的机遇性。毋庸讳言,鲁班奖的评比有一定的运气成分和可变因素。业主有钱,所用建筑材料高档一点,当然在观感上要占一定的便宜。从工程类别而言,公共建筑更容易比住宅工程获奖。作为全国范围工程质量的一个最高奖项,为鼓励各省创优的积极性;最终会有一个地区性的平衡,质量先进地区不一定会上得很多,其刷下去的工程不一定比评上的差。为体现工程门类齐全,在工程类型上也会有一个调节,排序较后的独门工程,有可能会上去。换句话说,在质量上无可挑剔的工程,不一定评得上鲁班奖。第四,竞争的残酷性。鲁班奖每年进入复查的工程项目120个左右,最后选定的只有80个。迎检之前通常忙得鸡飞狗跳,专家组来了如临大敌,生怕有所闪失成为千古罪人。同时在评比过程中也不能完全排除“功夫在诗外”的人为因素。众所周知,创鲁班奖的成本是很高的,进入复查阶段的工程,只有拼命向前。若花费了大量资源却评不上,足以叫人扼腕痛惜。有能力问鼎鲁旺奖的企业,对此评比是爱恨交加,经常是欲得不能,欲罢不忍。鉴于鲁班奖评比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建议:第一,有实力的施工企业要坚定创鲁班奖的信心。尽管人们对用于高考这种选拔人才的方式颇有微词,但高考每年还在如期进行,鲁班奖的评比也是如此,为了促进工程质量向更高层次发展,目前鲁班奖的评比及评审方式还无可替代,一方面有实力的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