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新课标)2011届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专题2 生产、劳动与经营
【备考策略】
根据近年高考命题特点,复习本专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突出主干。本专题各课内容相对独立,可以从生产、消费、基本经济制度、企业、劳动者、投资等关键词入手,扩展、补充具体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认识我国当前的财政货币政策,理解扩大内需,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必要性。
,理解公司制两种形式的区别,认识企业的兼并与破产。
,关注学生的情感与价值观。继续关注物价、环境、教育、就业、消费等问题。
,注重创新型和探究性。特别注重在就业、投资等领域的探究创新。
【构建主干体系】
【核心要点突破】
【典题训练】
(2009·浙江文综)手机的使用越来越普及,人们对手机的功能和通信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使得3G(第三代移动通信)应运而生。随着3G时代的到来,一个由设备生产、终端制造、信息服务构成的庞大产业链正在壮大。这表明( )
①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②消费量的增加带来产品质量的提高
③消费热点的出现能带动相关产业的成长
④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手机消费量增加并不必然带来产品质量的提高,②错误。生产决定消费,④错误。①③正确。
?
提示:(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中,生产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消费的反作用是第二位的,不能认为二者相互决定,但可以说二者相互影响。
(2)不能认为凡是消费都能促进生产的发展。
(3)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如下图:
?
【典题训练】
(2010·浙江文综T24)面对近年来原材料、劳动力等价格上升的压力,我国沿海某服装出口企业,把生产环节转移到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具有优势的内陆地区,并致力于产品研发、品牌设计和营销推广,从而大大提高了产品出口竞争力。该企业竞争力提高的因素有
①调整经营战略,利用资源优势②依靠技术创新,维持低价竞争
③加强品牌建设,拓展销售渠道④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命题立意】本题以某企业经营战略的调整为材料背景,体现了高考对经济生活的关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涉及的重点知识是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本考点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几乎每套试卷都会涉及。
【规范解答】选C。本题旨在考查对企业经营成功因素的理解。从材料中“把生产环节转移到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具有优势的内陆地区”,表明①正确;“致力于产品研发、品牌设计和营销推广
”,表明③正确。材料中未涉及产业结构调整,只是转移生产环节;而生产环节的转移,只是降低了成本,并不意味着低价竞争。
1. 影响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
?
【典题训练】
(2010·安徽文综T2)风险性是居民投资理财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下列投资理财产品的风险性从低到高排序,正确的是
①金融债券②企业债券③国债④股票
A.①③②④ B. ③①②④ C. ④①③② D. ②④①③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居民投资理财产品的风险性,属于基础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比较相关知识的能力。
【规范解答】选B。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提干的限制性要求“风险性从低到高排序”,一般来说,投资的收益与风险成正比,在四中投资理财产品中,股票的风险性最大,然后依次是企业债券、金融债券、国债,答案为B项。其它各项均与题意不符。
选择投资方式应注意的问题
【高考真题探究】
1、(2010·天津文综T2)日前,天津板栗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为受法律保护的原产地产品。以蓟县为主产区的天津板栗同静海独流老醋、蓟县盘山磨盘柿、汉沽茶淀玫瑰香葡萄、宁河七里海蟹等土特产一起,有了品质和声誉的“身份证”。这使上述土特产
【命题立意】本题以天津板栗等土特产为背景材料,体现了高考命题善于使用地方典型素材的特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描述阐释事物的能力。
【规范解答】选A。土特产有了品质和声誉的“身份证”,会扩大品牌效应,但是能否提升产品质量还需要生产者努力。增加市场供给、提高商品价值都与生产有关而与身份无关。
2、(2010·新课标文综T13)在河北曹妃甸的矿石码头,铁矿石运输轮一靠岸,运输带就直接将铁矿石运往新首钢加工车间。经过若干道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