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文档名称:

七年级上-历史-复习2.doc

格式:doc   大小:764KB   页数:3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七年级上-历史-复习2.doc

上传人:cchanrgzhouh 2020/8/23 文件大小:76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七年级上-历史-复习2.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七年级上历史复****注意:*为重点! (一)元谋人: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长江流域)时间:170万年前意义: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生活特点:使用打制的粗糙石器。(1965年,考古工作者在元谋县发现了两颗古人类牙齿化石,对元谋人的体质特征进行研究。石器、烧骨的出土,说明元谋人已经使用石制工具和天然火)诶进西南的周口店北京人:发现地点:北京西南的周口店(黄河上游)时间:70万年-----20万年******体质特征:手脚分工明显。不过下肢有点微微弯曲,前额地平,眉骨突出,嘴巴前伸,牙齿粗大。已具备了人类的基本体质特征,但仍保留着一些猿类的特点。******使用工具:北京人使用天然火。粗糙的打制石器(旧石器)北京人从自然界取来火种,用来:火烤食物照明御寒驱赶野兽。******作用是:火的使用,提高了原始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体制的发展和脑的进化。当自然界出现野火时,他们拾起火种,小心保存起来,不让他熄灭。原始人类用火有什么意义?*******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劳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山顶洞人: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时间:18000年前体质特征:和现代人的模样基本相同。使用工具:磨制和钻孔技术(能制造有孔的器物)使用人工取火(可以制造骨针,还用皮等缝制衣服,抵御北方冬天的寒冷。*******生产、生活特点:山顶洞人仍使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了;会捕鱼,活动范围广,懂得交换生活用品。可用骨针缝制兽皮衣服,懂得爱美。共同劳动,开始氏族,他们死后还要埋葬。*******山顶洞人会制造骨针,增强了他们征服自然的能力,有利于改善自身的生活。懂得装饰,有了爱美的意识。**题: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山顶洞人的体态更接近现代人,已初步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回,会制造骨针,有了爱美的意识。无论体制提点,还是制造工具的技术方面,山顶洞人都比北京人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学****北京人”时,有人说北京人是“猿”而不是人,是否同意?看法??不同意。北京人虽然还保留着猿类的特点,但是上肢与现代人基本相同。会制造、使用石器。*制造石器和使用石器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韩非子》材料二: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子等。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说之,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韩非子》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环境下,北京人只有过什么样的生活?答:群居生活:人民少,而禽兽多。材料二证明了什么?他所证明的事实有什么意义?答:北京人已经开始使用天人火。火的使用,增强了原始人类适应自然化境的能力。这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进步,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人们一个什么重大变化?什么人时开始出现这种现象?答:开始人工取火。山顶洞人。从总的体质特征来看,元谋人和北京人属于:A、古猿B、现代猿C、猿人D、现代人答案:c北京周口店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主要是因为:()在这里发现了中国近内已知的最早的的原始人类的化石。在这里发现了人类最早使用的石器。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曾在这里生活过。这一遗址在中华人名共和国首都北京市境内。答案:c3、我国古文现记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因此古人必须()A、住在山洞中过定居生活B、学会人工取火C、过群居生活D、能制造石器等工具答案:D*************************************************************************************************注意: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劳动起到了关键作用。*************************************************①河姆渡原始居民:地点:浙江余姚(长江流域/长江下游)时间:约7000年前特点:世界上种植水稻最早的国家。过定居生活:干栏式房屋使用工具;骨、木、石质及陶质工具被称为“新石器”骨器;(耒、耜(用它挖土)、锄等)农耕;湖泊和沼泽边种植水稻。畜牧业:饲养水牛、猪、狗等家畜。生产状况:*能够制造简陋的小船,表明采集和渔猎在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中仍占有重要地位。②半坡遗址:地点:陕西西安(黄河中下游/黄河流域)时间:约6000年前特点:世界上种植粟最早的为国家过定居生活(半地穴式房屋)使用工具:磨制石器、用石铲、石刀等工具从事原始农业生产。农耕:种植粟麻蔬菜畜牧业:饲养猪、狗、羊、牛、鸡等家畜和家禽,经营原始畜牧业。手工业:能制造多种样式的陶器。制作的彩陶(有刻画符号)。骨耜生活状况:把粟加工成小米,用麻纺织麻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