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00年全国高考化学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9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83分)
注意事项:
Ⅰ卷前,考生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
在答题卡上。
,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监考人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 1 C 12 N 14 O 16
(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
合题意。)
1(00全国)导致下列现象的主要原因与排放SO2有关的是
A
2(00全国)久置于空气中的下列物质,因被氧化而呈黄色的是
C. 溴苯 B
3(00全国)下列广告用语在科学性上没有错误的是
,其中不含任何离子
、磷、锌等微量元素
D
4(00全国)石墨炸弹爆炸时能在方圆几百米范围内撒下大量石墨纤维,造成输
电线、电厂设备损坏。这是由于石墨
、易爆 C D
5(00全国)用于制造隐形飞机物质具有吸收微波的功能,其主要万分的结构如图,它属于
(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6(00全国)(核磁共振)可以用于含碳化合物的结构分析。表
示的碳原子
,其中4个能参与成键
,核外有7个电子
,原子序数为6,核内有7个质子
,原子序数为6,核内有7个中子 D
7(00全国)下列块状金属在常温时能人全部溶于足量浓KNO3的是
AB
8(00全国)向下列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最终出现浑浊的是
B
9(00全国)下列每组物质发生状态变化所克服的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属于同类
型的是
C
10(00全国)室温下,在pH=12的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为
A. B.
C. D. D
11(00全国)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IIA族阳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
ⅦA族元素原子的大 AB
12(00全国)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