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2019关于手机依赖症调查报告.doc

格式:doc   大小:54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19关于手机依赖症调查报告.doc

上传人:小雄 2020/8/25 文件大小:5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19关于手机依赖症调查报告.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9关于手机依赖症调查报告一、导言调查目的:分析在校大学生对的依赖程度调查意义:在生活中我们发现,的使用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为进一步了解该现象,分析其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我们进行了这次调查,希望能够通过本次调查给予大学生适当的引导。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存在问题:由于时间和个人精力的限制,问卷发放范围过窄,数量过少,调查对象主要集中于大三在校学生,其他年级学生只占少数,且参与人数有限,收集到的有效问卷30份,得到的结果说服力不强,只适用于类似的小群体。二、方法 1、文献回顾随着的广泛应用,针对大学生群体的使用情况的调查也越来越多。很多调查结果显示,科技进步使功能越来越强大,也使人们对的依赖性越来越高,且对的过度依赖,对人们的身体和心理也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大学生群体也不例外。2、基本概念依赖是指由于某种原因过度地滥用而导致使用者出现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适应的一种现象。有研究者认为界定成瘾的标准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的滥用,不该用的时候也频繁使用;二是过多地影响生活、工作和学习;三是停机或不在身边时,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的不适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反应。也有专家强调成瘾者严重时会出现手脚发麻、心悸、头晕、冒汗、肠胃功能失调等症状。幻听大致表现为担心会响,每半小时看一次;无来电,却能听到铃声;无论放在哪里,都觉得在响铃或振动;来电时异常紧张,甚至心跳加速。3、研究假设我校大学生一定程度上患有依赖症。基本依据:一是作为一名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身边的同学们使用频率非常高;二是大量的调查结果已经显示大学生群体患有依赖症。4、研究方法首先自主设计问卷,然后将其上传至问卷星专业的问卷调查X站,并将链接广泛发送给各位同学,收集数据,并进行深入分析。5、样本及抽样以我校全体拥有的大学生为研究总体,然后进行随机发放问卷,最后获得30份有效问卷。三、结果现象分析:根据数据显示,几乎每个同学都有在课堂上玩的经历。课堂是同学们学习的场所,然而仍有80%的同学因为感到课程无聊而选择玩,20%的同学迷恋游戏或小说,%的同学沉迷于X络聊天,%的同学偶尔将其做学带时,%的同学在无信号或信号较差时都会产生焦虑感,同时有高达80%的同学表示出现过铃声幻听,%的同学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四、讨论 1、关于依赖症依赖症可以说是一种对使用产生病理性依赖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患者在身边时,经常查看,看是否有短信、等;不在身边时,会感到紧张、焦虑,必须要找到自己的;出现问题后,会异常的焦虑和烦躁等。过度依赖对大学生的生活产生了一些严重的消极影响: (1)不利于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最近的一些科学研究表示,产生的辐射可使靠近的大脑部位消耗更多的能量。虽然对于该问题仍存在一些争论,但科学家建议人们在通话时使用有线耳机或扩音器功能可减少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大学生正处在学习的黄金时期,大脑非常重要,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尽量少使用,减少辐射对身体的危害。(2)不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给人们身体上带来的危害相比,对人们心理上造成的危害则更大。一些对依赖较为严重的人往往有以下表现:总是把放在身上,如果没带就会感到心烦意乱,无法做其他事情;当一段时间铃声不想,就会感到不适应,并下意识地看一下书籍是否有未接;总有我的铃声响了的幻觉,甚至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