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14 钢桁架安装工艺标准.doc

格式:doc   大小:43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14 钢桁架安装工艺标准.doc

上传人:282975922 2020/8/26 文件大小:4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14 钢桁架安装工艺标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方法和质量标准,适用于焊接钢桁架安装工程。编制依据的标准、——2001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2002JGJ81《钢结构设计规范》-、设计文件:设计图纸、施工技术要求和设计变更文件等的统称。、材质证明书:由钢材生产部门或销售单位委托有资质的质量检测2部门出具的某批钢材质量的证明文件。、零件:组成部件或构件的最小单元,如腹板、翼缘板、连接板、3节点板、加劲肋等支撑等。,如梁、柱、由若干零件4、部件:,部件组成的钢结构基本单元的比例在枯板11:5、放样:按照技术部门审核过的施工详图,以台上划出实样,求出实长,根据实长制成样板。、号料:以样板为依据,在原材料上划出实样,并打上各种加工记6号。7、空间刚度单元:由构件构成的基本的稳定空间体系。8、预拼装:为检验构件是否满足安装质量要求而进行的拼装。——柱子高度。9、H、符号:采用国家通用符号。10——重力;)(1Q——单位面积上的负荷;)(2q1(3)K——系数;(4)F——堆放面积;(5)l——长度;(6)h——截面高度;(7)f——侧向弯曲矢高;: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现场基础准备。1、编制钢桁架结构安装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概况与特点;施工组织与部署;施工准备工作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劳动力、机械设备、材料和构件供应计划;质量保证措施和安全措施;环境保护措施等。在工程概况的编写中由于钢桁架结构安装工程施工的特点,对于工程所在地的气候情况,尤其是雨水、台风情况要作详细的说明,以便于在工期允许的情况下避开雨期施工以保证工程质量,在台风季节到来前做好施工安全应对措施。2、基础准备1)根据测量控制网对基础轴线、标高进行技术复核。如地脚螺栓预埋在钢桁架结构施工前是由土建单位完成的,还需复核每个螺栓的轴线、标高,对超出规范要求的,必须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如加大柱底板尺寸,在柱底板上按实际螺栓位置重新钻孔(或设计认可的其他措施)2)检查地脚螺栓外露部分的情况,若有弯曲变形、螺牙损坏的螺栓,必须对其修正。3)将柱子就位轴线弹测在柱基表面。:钢构件的准备、焊接材料的准备等。1钢构件的准备钢构件的准备包括:钢构件堆放场的准备;钢构件的检验。1)钢构件堆放场的准备钢构件通常在专门的钢结构加工厂制作,然后运至现场直接吊装或2经过组拼装后进行吊装。钢构件力求在吊装现场就近堆放,并遵循“重近轻远”(即重构件摆放的位置离吊机近一些,反之可远一些)的原则。对规模较大的工程需另设立钢构件堆放场,以满足钢构件进场堆放、检验、组装和配套供应的要求。钢构件在吊装现场堆放时一般沿吊车开行路线两侧按轴线就近堆放。其中钢屋架等大件放置,应依据吊装工艺作平面布置设计,避免现场二次倒运困难。连梁、支撑等可按吊装顺序配套供应堆放,为保证安全,堆垛高度一般不超过2m和三层。钢构件堆放应以不产生超出规范要求的变形为原则2)钢构件验收在钢结构安装前应对钢结构构件进行检查,其项目包含钢结构构件的变形、钢结构构件的标记、钢结构构件的制作精度和孔眼位置等。在钢结构构件的变形和缺陷超出允许偏差时应进行处理。2、焊接材料的准备钢结构焊接施工之前应对焊接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进行检查,各项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检查焊接材料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检验报告及中文标志等。对重要钢结构采用的焊接材料应进行抽样复验。)道路要求必须保证施工场地平整,能通过载有重构件的长车,所有的障碍物应拆除,安装现场要认真勘察并确定有足够能满足安装要求的操作空间特别注意吊车行车路线地基的坚实度及过顶电线。2)卸货要求卸货时要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事先确定构件卸货的相应位置,避免二次倒运,应特别注意卸货时长车应停在能将同构件卸在它们的安装位置附近,尽量减少在安装时的起吊、运输、二次倒运,长车进入施工场地要有坡道或钢板保护水泥地坪边缘,卸货吊车要根据构件大小,重量及卸货位置来确定、并应特别注意不要碰别的电线,卸货时长车上的工人要将吊索捆绑牢靠,并应用橡胶垫分开索具和构件直接接触,地面工人3要将垫木放好,并将构件堆放平整,稳固,核对构件是否与装货清单相符,注明缺失或损伤,双方签字确定。3)构件堆放梁宜卸在容易拼成屋脊接头形成的地方,在地坪上要有垫木,不宜将梁叠放,柱通常卸在柱所对应的地脚螺栓处,并用垫木垫平,在厂房中心处必须留出机械行走通道,围护及墙架部分构件宜堆放在外围轴线外边,小型构件一般堆放在建筑物的一侧,并避免雨淋受潮和污染、应有排水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