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2007年中考化学科质量分析.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07年中考化学科质量分析.doc

上传人:机械CAD论坛 2011/11/1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07年中考化学科质量分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07年中考化学科质量分析
一、试题评价
1、基本情况
2007年中考化学试题,全卷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分成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卷,其中第一卷包括14个选择题,每题2分共28分;第二卷包括4个非选择题,共72分。全县参考人数为10643,,%,%。
2、试题特点
从整卷看,没有偏题、怪题,也没有超难题,难度适中。体现了现行大纲的要求,体现了新课程理念。试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了学生学完化学后是否具备化学科学素养和科学的思维方法。试题有利于推进化学新课程的实施,也有利于教学。总体上看,试题比较科学、客观、新颖,是一次成功的命题。另外,试题还表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灵活性全卷没有一个题是靠死记硬背就能得分的题目。它不仅要求学生必须对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扎实,深刻理解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而且要在学习过程中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能熟练地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了解各种生产活动中用到的化学知识。如第19题第(1)小题,问铝在很多领域替代易生锈的钢铁的原因。第15题用燃烧三要素解释“草船借箭”。又如第20题(1)用肥皂水区别井水和蒸馏水。学生只有掌握相关知识并灵活应用此题才能得分。
(2)新颖性 2007年中考出现新颖的题型,即第22、23题力求体现新课程理念中的探究性和开放性,如第22题第(3)小题,蜡烛燃烧产物的的猜想和验证,23题涉及以CO2与NaOH溶液反应为载体,力图用三种方法形成喷泉,从而综合考查学生理解、表达、实验设计的能力,比较新颖的题型在今年的试题中有所体现,这是本卷的一个亮点。
(3)选拔性少数试题有些难度,如18、22题。第18题的知识难度并不是很大,主要是学生对溶解度概念的定义的“一定温度”没有注意,对“不溶”、“难溶”的定义不注意“量”的差异而导致失分;第25题考生必须通过看图分析得出二氧化碳不足、氢氧化钙过量。开始加入
。能够在这些题目得分的学生必然学得扎实、运用灵活,是重点高中所需要的优秀生源。因此本卷也体现了中考所应具备的选拔功能。
二、学生答题情况
从全县中考化学试卷中随机抽取90份作质量分析,结果:最高得分93分,最低得分8分,%,。结果如下表所示:
题号






合计
A






得分率
%
%
%
%
%
%
B






得分率
%
%
%
%
%
%
C






得分率
%
%
%
%
%
%
满分值
28
20
15
23
14
100
平均分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