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07年高考数学(文)试题评价及2008年高考复习建议
(一)2007年湖北省高考数学文科试卷试题评价
试卷以全国考试大纲和2007年湖北省考试说明为依据,充分考虑到我省各地实际,紧密贴近中学教学,结合中学数学在知识、思想方法和能力等方面的要求,贯彻新课程理念。此外,这些试题立意朴实但又不失新颖,选材寓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试卷科学地考查了考生继续学习所应具备的数学素养和潜能,着重考查了考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宽角度、多视点、有层次地考查数学理性思维,特别是通过解题过程对思维能力进行了深入的考查;试卷结构稳定,知识覆盖面广,重点突出,新旧融合、注重运用。尤其是对课程中新增内容和传统内容有机结合,考查也更加科学、规范和深化。试卷难、中、易比例恰当,均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有效的区分度。有利于高校选拔优秀学生; 有利于中学数学教学改革,对中学教学发挥了良好的导向作用。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考潜能的考试目标。
试题特别注重考查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但并不刻意追求知识的覆盖率,着重考查了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知识主干,以重点知识为主线组织全卷的内容,以此为基调,展开考查的网络,拓展考查的空间,对重点知识的考查力求深入和综合。代数重点考查了函数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图象等,如文科第(4)、(15)、(16)、(18)、(19)题;解析几何重点考查了直线和二次曲线的位置关系,如第(8)、(12) 、(21)题;立体几何仍以多面体的有关线面关系及角和距离为考查重点,如第(5)、(17)题。三角重点考查了三角函数的恒等变形公式和最值,如第(1)、(16)题。试卷还考查到了向量、概率统计、导数、线性规划、简易逻辑等新增内容。
“在知识网络交汇点设计试题,使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达到必要的深度”,综合性试题以知识网络的交汇点作为设计的起点和着力点,注重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力图实现全面考查数学基础和数学素质的目标。如(16)题以三角为载体考查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及最值的求法,体现了三角变换的技巧,而有关恒成立的不等式的解法体现了等价转化思想,该题达到了知识内容考查与思想方法考查相结合的目的。(18)题函数的应用题,以多项式函数为载体考查函数的实际应用,及函数的导数求最值的方法。利用导数工具研究函数的有关性质,不仅体现教材改革的一种理念,也是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一个很好的衔接点。第(19)题内容是函数知识和不等式知识的一个结合体,它的解题却融合了转化、分类讨论、函数、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与方法,不但突出了能力的考查,同时也注意了对高考重点与热点的考查。第(21)题解析几何的解答题,综合、全面地考查了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及圆的方程和直线与圆位置关系,通过用代数的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的深入考查,使函数、方程和不等式与解析几何的内容有机结合。该题具备了较强的综合性,有效地考查了考生综合运用知识
和运用数学方法进行逻辑推理运算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理性思维的能力。
试卷中,综合考查基础知识,还体现在新旧内容的结合上,体现在使用新观点、新方法来解决传统问题上,体现在函数与导数的综合、用导数的方法研究解决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大值及最小值等问题,如(18)题。立体几何解答题的命制,在试卷中采用了“一题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