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07年高考文综(历史)考纲解读与后期执教思路
重庆市育才中学余朝元
与2006年比,今年历史学科基本没有变化。这种没有变化意味着什么?它充分体现了历史学科“稳中求变”、“考知识、但更侧重考能力”的思想。
一、与2006年对比
2006年考纲调整回顾:
增加了:“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和“抗战初期的正面战场”,适当突出了全民族抗战的内容。
修订了一些表述不完整或修饰性较强的文字。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删去了“专制主义”,突出了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华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对世界政治文明的重要贡献;“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和冲突”改为“世界政治的发展和地区冲突”,则强调了“世界政治的发展”和“地区冲突”,表述更为精准。
二、高考历史学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一)选择题能力要求例析
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前两项能力,即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主要考查的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审题能力和阅读能力。
学生易犯的错误是:
。指导语提供的有效信息主要是表明本组题的主题,便于在解答每一道题时把握住这个中心。
例:(2007级重庆市一诊试题)
防止、惩治贪污腐败,历来为有作为的执政者关注和重视。回答18-20题。
:“贞观六年,右卫将军陈万福……违法取驿家麸数石。太宗赐其麸,令自负出以耻之。”此事表明唐太宗
,做到官民一视同仁
19.《大明律》规定:“受财枉法者,一贯以下杖七十,每五贯加一等,至八十贯绞。”说明了明太祖
①注意吸取元朝灭亡的教训②戒奢从简,减轻人民负担③对受贿行为严惩不贷④废除了皇族和贵族的特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特别告诫共产党人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袭击的重要会议是
我们举的这一组试题的指导语的主题是“防止、惩治贪污腐败”,第18、19两小题体现了惩治腐败这一中心,20小题体现了防止腐败这一中心,部分学生在回答第18小题时误选了B项(不注重维护官吏的形象),回答第19题时不能排除②,与指导语的主题南辕北辙。
选择题题干中的有效信息主要包括限制答题范围的时间、空间等限制词,反映考查对象的中心词(句),反映考查内容的答题词,反映考查意图的关键词(如正确的是、不正确的是、本质、程度性词语)等。
A 为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B 推翻各国的封建统治
C 建立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
D 镇压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最常见的是审题时漏掉时间、空间等限制词
例:(2006年重庆高考文综试题)
,其实际主持人是
有的同学因不注意题干中“实际”这一考查意图关键词而误选了A项。
。选项的有效信息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活动等基本历史要素,也包括程度性词语,如“第一个”、“加深”、“开始”等。
例:下列关于近代上海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是B,有效信息:时:近代,空:上海,中心词:洋务运动军事工业,程度性词语:最早创建。学生容易忽视“军事工业”、“最早创建”等有效信息,从而误选其它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