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09年新高考历史试题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文选取江苏历史卷、海南历史卷、福建文综卷、山东文综和广东单科历史卷(含广东文科基础卷)五省区新高考试题。内容按历史必修一、二、三和和选修一、二、四的教材内容进行分类汇总,并附有详细解析和试题分析,同时,根据南平市的教学实际,提出教学建议,仅供我市高中学校参考。
第一部分:必修一历史高考试题汇总与分析
高考试题汇总
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1.(2009广东文基,20)下列王朝,不曾设置丞相的是
A. 清 C. 汉
【解析】A 丞相制度起于秦,其后各朝代沿用。明初,太祖朱元璋借口宰相胡惟庸谋反废宰相。秦、汉以来实行一千六百余年的丞相制度自此废除。故清朝不曾设置丞相。
2.(2009宁夏辽宁文综,25)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影响,其主要表现是
D. 传统的宗族观念
【解析】答案:A 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这在之后的皇位继承上表现尤为明显。
3.(2009宁夏辽宁文综,28)明朝“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六部所掌主要是
D. 司法
【解析】答案:B C、D选项只是表述了六部的部分权力,不够完善,A项的权力归皇帝所有。
4、(2009宁夏辽宁文综,25)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影响,其主要表现是
D. 传统的宗族观念
【解析】答案:A嫡长子继承制构成宗法制的核心。
5.(2009江苏历史卷,1)“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传,主要因为它是
【解析】答案:D 传说夏禹“铸九鼎,象九州”,鼎成为国家权力的象征。
6.(2009江苏历史卷,2)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解析】答案:C 唐朝时期的中书省负责诏令的草拟,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中书、门下通过的诏敕,经皇帝裁定后方可交尚书省贯彻执行,三省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
7.(2009广东历史卷,5)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同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
、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
,清初“军国政事”有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解析】答案:D 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规律之一就是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强化,秦朝初创皇帝制度、汉代实行内外朝制度、隋唐完善三省六部制和宋代形成二府三司制、明代废除丞相制度等都反映了意义特点。但是清初实行的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军国大事的制度,严重威胁了皇权,属于题干所说的特殊情况。
8.(2009海南历史卷,5)“汉承秦制”,亦有创设。以下属西汉创设的制度是
C. 刺史监察
【解析】答案:C A项创自商鞅变法,B项起自春秋战国,完善于秦,D项是秦始皇开创的,只有刺史制度是西汉武帝是开始实行的地方监察制度。
9.(2009海南历史卷,6)分化削弱宰相的权力,是古代中国皇帝实现个人专制的一贯做法。宋代行使宰相权力的“中书门下”主要行使的是
【解析】B 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掌握,宋代的中书门下是最高的行政机构,其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二、近代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和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2009江苏历史卷,5) “如果基督教国家参与镇压这场运动将是很悲哀的,因为起义者们抱着一种争取进步的激情和作全面改革的意向,……目前显得较可取的惟一政策,……避免与内战双方发生任何政府层面的瓜葛。”这则材料反映出
【解析】答案:A 从材料可以看出“基督教国家”所持态度为“中立”,再联系“内战双方”,即可判断材料描述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初期,侵略者采取中立观望的态度,准备坐收渔利。
2.(2009江苏历史卷,8)1937年7月7日,驻华北l3军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爆发。日本在华北地区驻军始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