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文档名称:

肝血管瘤影像诊断-文档资料.ppt

格式:ppt   大小:7,494KB   页数:2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肝血管瘤影像诊断-文档资料.ppt

上传人:精品小课件 2020/9/1 文件大小:7.3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肝血管瘤影像诊断-文档资料.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肝血管瘤1概述肝血管瘤,是肝脏的良性肿瘤。以肝海绵状血管瘤最常见。海绵状血管瘤一般是单发的,多发生在肝右叶;约10%左右为多发,可分布在肝一叶或双侧。血管瘤在肝脏表现为暗红、蓝紫色囊样隆起。分叶或结节状,柔软,可压缩,多数与邻近组织分界清楚。中年女性多见,女性的发病率是男性的6倍。2发病机制目前肝血管瘤的病理发生机制尚不清楚,现有两种不同的认识。其一认为是血管畸形,其增长是由于血窦在血流作用下的扩张。其二认为肝血管瘤是真性肿瘤,其增长是由于新血管组织的形成。3分类(1)海绵状血管瘤:其切面呈蜂窝状、充满血液、镜检显示大小不等囊状血窦、其内充满红细胞,时有血栓形成,血窦之间有纤维组织隔,纤维隔内见有小血管及小胆管,偶见被压缩之肝细胞索。纤维隔及血窦内的血栓可见钙化或静脉石。(2)硬化性血管瘤:其血管腔闭合,纤维间隔组织较多呈退行性改变。(3)血管内皮细胞瘤: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跃,易致恶性变。(4)肝毛细血管瘤:血管腔窄,纤维间隔组织多。4临床表现小血管瘤多无明显症状及体征,较大血管瘤可有肝区胀痛,右上腹可触及包块,肝大。4厘米以上者约40%伴腹部不适,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肝血管瘤内可有纤维组织、机化血栓,可因反复血栓形成而导致肿瘤肿胀、引起肝包膜牵拉胀痛。5诊断依据B超可检出直径>2cm的肝血管瘤。典型表现为边界清晰的低回声占位伴有后方不甚明显的回声增强效应。大多数小血管瘤(<5cm)为强回声。较大的血管瘤(>5cm)则表现为内部高低混杂回声,边界不整,形状不一,此为瘤内有纤维性变、血栓形成或坏死所致。CT平扫下肝血管瘤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低密度灶。增强特征表现为:早期病灶边缘呈高密度强化,增强区域呈进行性向心性扩展,延迟(>5min)扫描病灶呈等密度充填,再延迟1h后病灶又恢复到平扫时之低密度(“快进慢出)。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