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主要特点:1)考查的内容覆盖面广,题型更加丰富,材料型的比重不断增加,尤其是社会生活部分的内容。2)目的明确,每道选择题都一个明确的中心,或考查历史概念,或考查历史事件,或考查历史阶段特征;3)答案具有客观性、唯一性、科学性。4)试题设计思想由纯粹考知识到考同学们的分析理解能力;5)呈现形式不断更新,大量引入包括图表、实物照片等照片等新颖的、生活化的新情景、新材料,一改过去的枯燥乏味的简单题干。选择题答题技巧1、组合型选择题。指将同一类的事件或现象按一定的关系进行组合的选择题【方法小结】最常用、最有效的是选基法+排除法,先选定一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答案为基点,再运用排除法下列对拿破仑的评价,正确的是()①拿破仑是独裁者②拿破仑战争既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也侵略了别的国家③拿破仑颁布的《民法典》维护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④拿破仑从未打过败仗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A解题:1、选基:4肯定错误2、排除:凡是有4的都错误2、人物型选择题。即以人物的活动、评价为主要考查内容的选择题。【方法小结】1)要准确记忆历史上重要人物的重大活动。2)除准确记忆、区别不同人物的观点主张外,还能对其分析比较。3)要能初步运用历史知识,客观地全面地对人物进行评价。下列人物中,被誉为“南美解放者”的是()A玻利瓦尔B拿破仑C章西女王D圣马丁A3、否定型选择题也叫逆向选择题。此题型在试题中有3个备选项是符合要求的,要求将另一个不符合要求的选出来。【方法小结】审清题型、)直选法,根据所学知识,直接确定不符合史实和逻辑关系的选项。2)排除法,通过排除不符合史实和逻辑关系的选项,剩下的就是符合题意的选项。3)推理法,若不能确定某个选项时,可以先假设此选项正确,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分析其结论是否符合史实和逻辑关系。3、下列关于文艺复兴的表述,错误的是()A是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B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C是资产阶级新文化的兴起D其社会思潮是人文主义A4、比较型选择题。比较型选择题是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人物、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小结】解题时主要采用排除法。【例1】在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发表的代表性文献中,《权利法案》与《独立宣言》、《人权宣言》的最大区别在于()A强调自由平等B限制君王权利C保护私有财产D宣告脱离殖民统治3个共有的特点《人权宣言》《独立宣言》《权利法案》B5、因果型选择题因果型选择题即考查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原因和结果的选择题。【方法小结】1)采取时间顺序的方法判断因果关系,越近越可能是原因。2)运用基本理论的推理得出答案20世纪60年代,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和国际地位,促进经济的发展,应对苏、美两个大国而建立的地区性的经济集团是()A欧洲共同体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华沙条约组织D亚太经合组织1967年,经济1949年,政治军事集团1955年,政治军事集团1989经济A6、概念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历史概念的再认再现和理解阐述能力。【方法小结】1)背景法:根据历史时间和空间,联系所学知识,直接选取答案。2)定性法:对历史概念的性质、本质等属性上的界定。凡是与概念性质不同的选项就淘汰。如题干提供的是政治制度方面的概念,选项是经济方面的就直接排除。3)定量法。分析该概念在什么时间、空间内存在,在什么范围内适用。日本生产的电子计算机,芯片来自美国,外壳来自印度,在新家皮和印度尼亚组装,然后在日本印上“日本制造“的牌子,远销全球这体现了()A世界多极化B文化多元化C经济全球化D资源一体化解题:根据题干,可以得知是考察经济方面的概念,A属于政治、B属于文化D、属于资源,性质与题干不符C7、方法型选择题方法型选择题是今年历史中考试卷中出现的一种新题型。该题型关注同学们的学科研究能力和学科素养的生成,体现新课程的理念,知识不再是考察的重心,只是一个载体,突出考查的是历史的学科方法。标志性词语主要有“研究”“讨论”“推测”“调查”等。【方法小结】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和分析作为载体和桥梁的题干知识的来龙去脉;运用相关技术手段,如识图读图、材料处理、计量、阅读和换算年代的技巧等;从分利用试题本身提供的信息,发散思维。【例2】小李找来《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两份材料,他是为研究哪个主题准备的()A英国的君主立宪制B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建立C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D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建立解题:《权利法案》就可以确定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