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2010年新课程高考政治学科.doc

格式:doc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10年新课程高考政治学科.doc

上传人:机械CAD论坛 2011/11/1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10年新课程高考政治学科.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0年新课程高考政治学科
《考试大纲》解读及备考建议
一、2010年高考《考试大纲》解读
如何使用《考试大纲》


二、第二阶段复****思路



研究解答问题的思路
不同能力的学生主要表现在解题能力上的差异, 而且在陈述性知识表述上的差异不是主要的,主要是解题思维、或叫解题思维策略上的差异。
(1)选择题的解题思路
首先要审好题目的要求,即要准确把握住每一个题目的具体要求。审题时首先要注意指导语。指导语即题目中的关键词语,以及由关键词语所涵盖的的中心题意。要抓住中心体意,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关键词语之间的关系。其次要把握好题目的指向,就题目的指向而言,无非就是原因、结果、行为要求、正确理解、表明、说明等等。解题是第二个环节,一般方法是:
①排除法:第一,首先排除题肢自身错误;第二,排除题肢自身正确,但与题干无正确联系、与题干不相符合的题肢。
②比较法:单选用比较法,找最全面、最准确、最直接、最科学的选项。
③组合选择:将准确题肢选出后,再行组合。
(2)主观性试题的解题思路
主观题相对比较难,原因在于一是材料多,难于抽象;二是答案不唯一,不易抓住中心;三是难找到答题切入点。
关于答题,无论是哪一类的题,都有几个共同的原则要把握,供大家参考:
一、设问的具体条件要弄清,不漏信息,抓关键词。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和解答。二、从背景材料出发,不能从理论出发。
三、找到题目自身的逻辑层次,注意答好过程。扣题紧,言之有理。
四、答案之间的层次要清楚。思维的发散性和收敛性、严谨性要结合起来。

社会热点的价值所在
:
(1)适度关注现实热点问题,不能追逐热点。更要关注贴近学生生活的热点。
(2)找到教科书中基本理论与现实问题的结合点,特别是微观结合点。

侧重
序号
热点内容
经济
1
提高宏观调控水平(总)
( 产业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五大信号
信号一:重点转变发展方式
信号二:双政策不变背后有深意
信号三:增加普通商品房供给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信号四:放宽中小城市户籍限制推动城镇化
信号五:放宽市场准入深化改革增添发展动力
2
经济结构调整(总)
(产业结构调整、城乡结构调整、地区结构调整、资源结构调整、所有制结构调整等)
3
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
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是进一步加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另一方面是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城镇化,消除二元结构)
4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发展方式(集约型增长方式)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结构调整主要包括3个方面:从生产角度来看,要把经济增长从依赖第二产业调整到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特别是要发挥第三产业即现代服务业的作用;从需求来看,要从依靠投资、出口拉动经济增长,转变为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最重要的是要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