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内蒙古某铁路隧道地下水条件评价.doc

格式:doc   大小:63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内蒙古某铁路隧道地下水条件评价.doc

上传人:小雄 2020/9/3 文件大小:6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内蒙古某铁路隧道地下水条件评价.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内蒙古某铁路隧道地下水条件评价摘要:地下水条件评价是隧道设计施工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开展隧道地下水风险评估的基础数据。本文结合某隧道工程地下水条件评价实践,对地下水条件评价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与论述。Abstract:Theevaluationofgroundwaterconditionsfortunnelisoneofthemostimportantbasesforthetunneldesign,anditisthebasicdatafortheriskassessmentofthegroundwater・:隧道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Keywords:TunnelGroundwaterEvaluationofgroundwaterconditions中图分类号:U45文献标识码:A1引言隧道地下水条件评价的目的是为隧道设计和施工方案的确定提供水文地质数据。综合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依据水化学、同位素测试结果,揭示地下水化学特征与补给循环模式;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利用多种方法进行隧道涌水量预测;分析隧道工程对周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本文重点讨论了内蒙古某铁路隧道水文地质条件评价的工作过程及研究方法,作者希望对未来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隧道工程地质勘察及地下水条件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2自然地理概况该隧道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设计为双线铁路隧道,。地处燕山余脉与阴山的交汇地带,是内蒙古高原向松辽平原的过渡地段,地貌属剥蚀中低山区。部分地段山体基岩裸露,植被稀疏。隧道区为东亚中温带亚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终年干旱少雨,降水量多集中在7-9月份,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夏季炎热,冬季严寒。历年平均降水372mm,历年最大降水量560mm。3地质条件1地层岩性隧道进口为第四系上更新统风积新黄土;洞身范围经过的主要地层为二叠变质砂岩,燕山期晚期花岗岩及闪长班岩,侏罗系细砂岩,二叠系变质砂岩;出口为二叠系砂岩。山涧沟谷底部多有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圆砾土、卵石土,缓坡分布上更新统坡洪积角砾土和风积新黄土。,为一不对称褶皱,轴向北西向,向东扬起。晚二叠世末期,区域应力场表现为北东〜南西向挤压,使该区的沉积基底二叠系地层形成构造向斜(东高西低湖盆);三叠纪和侏罗纪早中期,由于构造抬升,缺失了三叠系和中下侏罗统地层;燕山期火山喷发,导致侏罗系部分地层缺失。此为隧道区之盖层,为呈北东走向、倾向北西的单斜构造。由于地质历史上频繁的构造运动,隧道范围内发育7条较大的地质断裂,均为积压性断裂。、基岩裂隙水为主,另存在少量碎屑岩孔隙水。在断层和不同岩层接触破碎带存在构造裂隙水。区内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受地形地貌条件控制。基岩山区节理裂隙较为发育,降水入渗补给基岩裂隙水,除在流经途中以泉水形式排泄于沟谷外,大多以潜流形式补给第四系孔隙水或深层基岩裂隙孔隙水。地下水径流排泄区,主要为山前及沟谷上游地段的坡洪积山间谷地区。多以砂砾(碎)石含水层,呈透镜体或夹层断续的分布于谷地。冲沟较为发育,地表径流条件良好。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基岩裂隙水的侧向补给。大气降水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区内地下水的主要的排泄方式为泉水、沟水向区外的径流、附近村民生活用水、农田灌溉以及垂向蒸发等。4水文地质调查及测试1水文地质调查及水样采集水文调查主要内容为:地形地貌特征、主要含水层岩性、埋藏分布与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按地表沟谷分布与汇水趋势将隧道区分为8个水文地质单元。现场水环境调查点63个,调查内容包括所处水文地质单元、井深、静止水位、井径、水量、岩层、成井时间、用途以及地理坐标信息等。、水温、电导率、pH值、溶解氧,(°C)水温(°C)电导率EC(us/cm)pH溶解氧DO(mg/L)°C,°C,°%的数据介于18-26°C,20-22°C之间最多,%。水温最大值23°C,°C,°Co多数介于10-12°C之间,%。总体来看,水温较气温平均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