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研究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归因.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研究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归因.doc

上传人:2786321826 2016/4/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研究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归因.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页眉. .页脚研究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归因摘要: 对株洲市 105 名幼儿教师进行教师职业倦怠量表(MBI) 和心理控制源量表测试, 结果发现: 创设良好的家庭及工作支持系统, 减少压力源以及对教师进行归因训练, 建立正确的 y3- 因方式,都将对预防和缓解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感有积极作用。关键词: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归因一问题的提出现代社会的竞争加剧, 无形中给人们带来了诸多的心理压力。从业者如果不能有效缓解由各种因素所造成的工作压力,不能进行适当心理调适,就会导致消极情绪恶性循环,最终容易形成与职业密切相关的身心耗竭一职业倦怠。国外的大量研究资料表明: 职业倦怠最容易发生在助人行业的从业者身上, 教师职业作为一种典型的助人行业, 自然也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现象川。而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师, 不仅负责向学生传授知识, 同时还会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自己的学生, 因此其心理健康水平的好坏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加强教师职业倦怠归因研究,有着重大现实意义。二理论概述 1. 教师职业倦怠概述职业倦怠概念的界定职业倦怠(job 一 burnout) 也叫“工作倦怠’.、“工作耗竭”、“职业枯竭”等, 它是与工作相关的一系列的症状。通常认为是工作中的慢性情绪和人际压力的延迟反映 f3] ,最早由临床心理学家 Freudenberger 提出。目前大家普遍认同的是 1981 年 Maslach 等人确定的静态的职业倦怠的定义: 在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从业者因为不能有效地应对工作上持续的压力而产生的一种包括情绪衰竭, 非人性化, 低个人成就感低落在内的综合症状, 情绪衰竭指个体情绪、.页眉. .页脚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 工作热情基本或完全丧失, 它是教师职业倦怠表现中最典型的症状; 非人性化又称为人格解体,是指个体以消极、否定或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来访者; 低个人成就感是指个体评价自我的意义与价值的倾向降低[2]i4] 教师职业倦怠的定义是结合职业倦怠定义提出的, 指的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的一种极端的心里反应, 是教师伴随着长期高水平的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2. 归因归因(attribution) 是人们对发生事件内在的原因的探求,代表人们怎么认识、理解、推测和解释周围事件。关于归因的研究理论首先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得(Heider, F,1958) 提出, 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为内部原因( 能力、努力、兴趣、态度等) 和外部事件( 任务难度、外部的奖励和惩罚、运气等), 但却没有对这两种原因作深人地探讨和详细地说明。之后, 琼斯、戴维斯和凯利等相继的扩展了归因理论, 1979 年韦纳将海得等人的归因理论和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有机的结合起来,从内外性、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来加以考察[,〕。 3. 国内外关于教师职业倦怠与归因的研究 1979 年, 美就敏锐地指出:“一种新的‘疾病’已经在折磨我们的教师了,如果不加以有效控制,它很快就会流行起来。“他所说的“流行病”,就是职业倦怠。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关注自此开始。而对作为个人根源的归因方式的研究也层出不穷,如认为个人相信内控点还是外控点的不同影响倦怠的产生, 通过研究结果发现那些相信外在控制点的教师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Fred 等对 191 名城市小学教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