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9
文档名称:

古典舞的赞美.doc

格式:doc   大小:56KB   页数:3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典舞的赞美.doc

上传人:1294838662 2020/9/3 文件大小:5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典舞的赞美.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古典舞的赞美古典舞基本功赞美舞蹈的诗篇一:古典舞的赞美舞赞“铁三角”崔红侠、许蛮腰、叶卿俏。吉特巴舞三人铁三角。笑声丽影绕,舞姿忒美妙!舞醒四季,舞醉青山,健美心身道。赏析心情好,梦里藏微笑,三人舞蹈绝配搭档了。兴起觅拜师,晨昏想思好。寤寐求之,雎鸠关关,河渚红枫山阻水隔清风嗅不到。观丽影俊俏,舞姿优美,身段苗条,风流洒脱,冬景桢桢都佳俏!崔叶许三人舞印象崔叶许,也许吹,吹绿春风锦绣随。三人舞罢影还在,美仑美奂秀花蕊。舞态从容意舒归,俯仰往来态光辉。心遨游兮思长远,轻飞翔兮舒曼卷。步铿锵兮合标规,舞姿闲婉肢语徽。裙袂飘兮春燕舞,高山流水神逸汇。抬腕低眉舒云手,若仙若灵从梦绘。举手望月画丹青,玉袖生风典雅美。流水行云若飞鸿,清风蝶舞柳韵兑。歌尽桃花舞回风,霓裳羽衣心手应。千匝万旋无可比,回雪飘飖韵和味。单打望月转飞旋,人看人爱人惊喜。和舞一曲美尽现,迎得掌声惊且叹。翻身送转皆入神,昨见今见回回新。他人学舞只是舞,姿态岂能象如此。吉特巴舞今学起,舞破日月心不矣。素质玉洁修仪容,歌颂三人舞蹈情!浅谈中国古典舞的意象与意境篇二:浅谈中国古典舞的意象与意境作者:但雅来源:《西江文艺·上半月》2015年第04期【摘要】中国古典舞蹈《爱莲说》,以诗歌《爱莲说》为模版,采用了中国国画艺术的手法,对诗歌中所表现的思想进行了写意造型,将人以莲花的形象出现,让人更具有莲花的形象,因而舞蹈也就更加的富有创造性。通过女性柔美的舞姿表现除了对莲花的赞美,让人物和形象都超凡脱俗了。【关键词】古典舞;《爱莲说》;意象;意境一、舞蹈《爱莲说》的简介关于莲花的意象,几乎在古典诗歌经常可见。宋代诗人周敦颐创作了一篇千古传诵的散文诗——《爱莲说》,而舞蹈《爱莲说》正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的。周敦颐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周敦颐的《爱莲说》中谈到了莲花这一意象,因为莲花具有其他花朵没有的洁身自好的品质,有着不被外界环境所污染的品质。而周敦颐就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才创作出来了这首古典诗歌。诗歌中将莲花的品质与人的品质联系在一起,让莲花有了人的品质,这种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既歌颂了莲花的品质,同时也歌颂了具有莲花品质的人。而中国古典舞蹈中的《爱莲说》,以诗歌《爱莲说》为模版,但并没有把诗歌当中的品质简单的转换***的动作,而是采用了中国国画艺术的手法,对诗歌中所表现的思想进行了写意造型,将人以莲花的形象出现,让人更具有莲花的形象,因而舞蹈也就更加的富有创造性。通过女性柔美的舞姿表现除了对莲花的赞美,让人物和形象都超凡脱俗了。舞蹈《爱莲说》由邵俊婷进行表演,表演者具有优美的女性线条,同时无论是身材还是长相都符合中国古典美女的气质,能够从中体现出对诗歌的诠释。除了古典美的充分展现之外,表演者所要表现出的更多的是莲花坚强、高贵的品格,而舞蹈通过柔美的动作体现出刚强力量的动作,可以充分表现出来。该舞蹈运用了写意的手法,将诗歌的词语展现成为画面,让舞蹈作品与古典诗歌形象完美结合,促进了审美效果的显示。而该舞蹈的表演者最突出的表现是在舞蹈结尾,表演者将头部、手部以及脚部的动作结合起来,通过腰部发力来引导身体其他部位的延展,让舞蹈动作的美得到了扩大和延伸,通过肢体语言展示诗歌语言,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二、舞蹈《爱莲说》的意象和意境(一)舞蹈《爱莲说》的意象意象本是能够表现主观性的一些事物。而舞蹈中的意象,是舞者通过独特的舞姿来表现某一设定的舞蹈主题的一种艺术形象。舞蹈的意象就是我们所说的艺术作品的意蕴,包括了整形容舞蹈的诗句篇三:古典舞的赞美1、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2、舞余裙带绿双垂,酒入香腮红一抹。3、红绡学舞腰肢软,旋织舞衣宫样染。4、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5、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6、舞转回红袖,歌愁敛翠钿。满堂开照曜,分座俨婵娟。7、金花折风帽,白马小迟回。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李白《高句骊》)8、楼台新邸第,歌舞小婵娟。急破催摇曳,罗衫半脱肩。(薛能《柘枝词》9、从风回绮袖,映日转花钿。同情依促柱,共影赴危弦。(王暕《咏舞诗》)10、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裙时云欲生。(白居易《霓裳羽衣歌》){古典舞的赞美}.11、汗浥新装画不成,丝催急节舞衣轻。落花绕树疑无影,回雪从风暗有情。(顾况《王郎中***席五咏〃舞》)12、池塘水绿风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重头歌韵响峥琮。入破舞腰红乱旋。玉钩阑下香阶畔,醉后不知斜日晚。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晏殊《木兰花》)13、蕊宫阆苑。听钧天帝乐,知他几遍。争似人间,一曲采莲新传。柳腰轻,莺舌啭。逍遥烟浪谁羁绊。无奈天阶,早已催班转。却驾彩鸾,芙蓉斜盼。愿年年,陪此宴。(采莲舞)14、情多舞态迟,意倾歌弄缓,举腕嫌裳重,回腰觉态妍,罗衣姿风引,轻带任情摇。管清罗荐合,弦惊雪袖迟。逐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