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动力调谐陀螺仪的基本原理、主要特点及应用情况张小东2120121057什么是动力调谐陀螺仪口一种利用挠性支承悬挂陀螺转子,并将陀螺转子与驱动电机隔开,其挠性支承的弹簧力矩由平衡环产生的动力效应力矩补偿的二自由度陀螺。比例直尺制E等上图为国产高精度动力调谐陀螺仪HT-A3基本工作原理转子通过一对外扭杆与平衡环连接,平衡环通过一对内扭杆与电机轴连接。内外扭杆具有很大的抗弯刚度和很小的抗扭刚度,所以电机的驱动力矩可通过内、外扭杄传给陀螺,而转子可绕内、外扭杆轴线转动,在赤道平面内具有两个旋转自由度,所以动力调谐陀螺是一种双自由度陀螺仪。内扭杆外扭杆yBY转子平衡环x力矩器(4)y力矩器x信号器y信号器动力调谐陀螺仪的原理结构图口在陀螺壳体上安装了位置中心对称的两对信号器和两对力矩器,一轴上的电气对称轴与另一轴上额的电气对称轴相互正交是陀螺的测量基准轴,同轴上的力矩器和信号器的电气对称轴相重合。口转子镶有径向充磁的磁钢,力矩器是绕制在陶瓷片骨架上圆柱面内的线圈,线圈有效工作段镶在转子的环形槽内,且与环形槽留有一定的活动空隙。当线圈通入施矩电流时,在径向磁场的作用下,转子受到沿转子自转轴方向的电磁作用力,同轴上的力矩器工作在推挽状态,产生的电磁作用力对另一轴形成力偶,从而实现对陀螺施矩口信号器用来测量转子赤道平面相对壳体基准面(由电气对称轴确定的平面)的偏转角,同轴上的信号器输出接成差动形式主要特点口能实现动力调谐,在动力调谐工作状态下,平衡环扭摆产生的惯性力矩正好平衡掉扭杆的扭杆弹性变形产生的弹性恢复力矩,使转子成为自由陀螺;有平台型和捷联型两大类型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功耗少起动快、成本低、寿命长、抗冲击能力强、精度高、适合于批量生产等国内发展现状口1、优化设计,提高陀螺性能重复性和稳定性a、优化设计多种挠性接头,并进行试验验证,提高了陀螺承载能力和重复性,减小陀螺g2误差:b、优化设计磁路,提高了陀螺性能的稳定性口2、应用和研制新器件,提高陀螺使用精度和使用寿命a、应用轴联轴承,缩小了陀螺体积,提高了轴承的承载能力、轴系的旋转精度和电机寿命;b、硏制混合磁路式永磁力矩器,提高了力矩器磁路的工作效率,降低了磁路分布的不均匀性,减小了漏磁率,减小了陀螺常值漂移系数的大小提高了逐次稳定性;c、研制永磁磁滞电机,采用磁滞启动,永磁主工作的工作方式,启动方便,陀螺性能重复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