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古埃及工艺美术史.ppt

格式:ppt   大小:2,423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埃及工艺美术史.ppt

上传人:erterye 2020/9/3 文件大小:2.3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埃及工艺美术史.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古埃及工艺美术史陶工艺石工艺木工艺玻璃工艺金属工艺古埃及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出现了奴隶制国家,到公元前3000年,上埃及国王美尼斯征服了下埃及,建立了统一专制的王朝。国王被尊为法老,既是人间的君主,又是太阳神的儿子,统治者们利用宗教神秘的力量来统治国家。此后,埃及经历了古王国(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300年)、中王国(公元前2150年—公元前1200年)、新王国(公元前1071年—公元前332年)三个统治时期。解读古埃及艺术,给人们带来的最大启示是:任何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其赖以生存的母体文化。古埃及艺术伴随着古埃及文化的演进,成为体现古埃及人精神追求的一种表现形式,成为古埃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受到法老统治集团的禁锢,古埃及艺术的风格特点缺少了美的底蕴,美学之魂,但却适应其母体文化的生存环境,是以历经三千年的长久生存而不衰。陶工当/古埃及在历史上有“黑土之国”之誉。这种黑土异常肥沃,每年都能给埃及人带来丰收的喜悦。另一方面,埃及人利用这种泥土制成砖瓦和陶器。其中尤以一种在整个土红色的器物上部或顶部施以黑色的釉泥,形成黑红两色对比,有着强烈的装饰效果的被称做“黑顶陶器”的陶制品最具有代表性。代之而起的是彩绘陶器的出现。这时陶器在装饰的形式上深受西亚风格的影响由于手工业的发展和制陶技术的进步,也曾出现过一种脱胎于石制容器或金属容器而形成的洗练而优雅的陶器造型风格,并且陶器表面被砑磨得更为光洁。另外普遍使用陶轮后,在古埃及的一些墓室的壁画和浮雕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关制陶工艺的过程和使用陶轮成型的例证。从第十八王朝中期开始,陶器的用途发生了变化。古埃及的陶工艺制品虽然历史悠久,但许多作品在造型设计、装饰技艺及材料应用和整体表现手法上,蕴涵着某些现代审美意识和现代工艺要素。以石材制作人们需要的工具和器物,是最早出现的工艺之一,可以追溯至原始社会的旧石器时代左图:《鳄鱼蚊彩陶斛》现菔开罗埃及艺水博物愴右图:《彤绘鸵鸟蚊陶罐》作品高22厘米,宽15厘米石工●作为纪念性功用的化妆石板名作有(纳美尔王征服蕪角洲)。在这块石板上前后两面皆以浮雕形式表现了美尔王统一埃及全境的各种形象,是一件宣告埃及王朝时代开始的历史性作品。纳美尔王是埃及第一王朝的缔造者也就是传说中的美尼斯王。《纳美尔王征服三角洲》是属于第一王朝时代的一块盾形石板浮雕。在第一王朝前埃及是以城邦为据点的军事部落。纳美尔王以强大的军事力量统一了上、下埃及,建立了第一王朝,并成为王朝法老。这块浮雕就是为纪念和赞颂纳美尔法老的功绩而雕刻的。《納真尔王征服三角洲》此作品表观了人物“正面侧身律”的特征埃赫那东像公元前1400年左右,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依靠自由民的力量实行了宗教改革。并且自封为“埃赫那东”(意为太阳的光辉)。埃赫那东法老的妻子是著名的尼菲尔提蒂王后。这尊像是在卡纳克的阿东神庙中发现的。发现时已裂成三个部分公元前1375年,第十八王朝沙石,高310厘米,开罗美术馆尼菲尔提蒂王后像尼菲尔提蒂是十八王朝法老王阿赫那东之妻。史称阿赫那东是勇敢大但的改革家,他竭力削弱宗教对王权的控制,扩大法老王的世俗权力,这种重世俗人生权利的改革,对艺术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艺术减少了神性而充实了生活和生命的气息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埃及艺术才逐渐摆脱僵化程式,趋向生动活泼的现实主义,《尼菲尔提蒂》雕像就是这个时期的杰出代表。公元前1365,第十八王朝寓48厘米柏林国立美术馆藏磨粉女像古代埃及皇家贵族们的墓中还有大批当做殉葬品的小型雕像,大都是些家仆、农夫和匠人们劳作的造型,那些“高贵者”死后,还要由人来侍奉他们由于这些小型雕像的作用与肖像不同,所以制作起来很少受传统程式的束缚,动态和表情都比较生动、自然公元前2400年第五王朝石灰岩着色高35厘米开罗美术馆蒇这个稚气尚未脱尽的磨粉女奴,跪在地上用力碾磨着石日以将麦粉供作食粮。头部的比例略大,肩部、髋部和膝盖等几个地方的转折,把全身运动的节奏交待得十分明确。类似这样的殉葬用的小型雕像,现在埃及和世界各大博物馆收藏了很多。它们往往是一组一组的,或是在船上张网捕鱼、或是赶耕牛型田,还有是在准备烹饪用餐的了解和研究古埃及人的风俗和生活提供了宝贵的形象性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