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SS武汉第三奇宿中学~—2014学年度_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姓名班级编制:赵艳红审核:李碧荣编号」405006课题:唐诗宋词中的批注学习目标1、 引导学生感受屮国传统诗词的魅力。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提升他们对诗词的鉴赏能力。诗歌常识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冇着悠久的历史。成书于春秋时期的《诗经》开启了我国传统文学创作的现实主义源头。屈原的《离骚》则开启了后世文学浪漫主义创作的源头。诗歌发展到唐代达到巅峰,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诗人和辉煌的诗篇。诗歌的进一步发展,成就了宋代文学的另一辉煌——宋词。唐诗宋词被誉为我国古典文学的璀璨双壁。今天,我们一起游进古典文学的诗海,去领略古人的风骚。(一)诗的体裁分类Z古体诗:包括《诗经》、楚辞、汉赋、南北朝民歌、汉末五言诗等(唐以前的诗歌)注:唐人创作的古体诗也属古体诗,如《蜀道难》按字数分C绝句(五绝和七绝)律诗(五律、七律、排律子诗歌<(按形式分(近体诗(又叫格律诗%宋词5代诗歌(主要指1919年以后用白话文创作的、韵律较自山的诗歌)注:现代人也可写作近体诗,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利七律《长征》(二)古诗歌题材分类:题材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不同,而且在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因此,鉴赏古诗词,就必须对题材分类有清楚的了解,并能对具体的诗词作岀准确地判断。常见的题材如下:1、爱情诗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爱情诗自《诗经》起,源远流长,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t青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如《兼葭》、李商隐的《无题》、秦观的《鹊桥仙》等等。2、 讽刺诗这是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讽刺诗同样源远流长,自《诗经》起直到现代从未消失。如《硕鼠》、《伐檀》、罗隐的《蜂》、南宋林升的《题临安邸》等。3、 哲理诗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者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朱熹的《观书有感》等。此夕卜,有些诗虽不是哲理诗,但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也应注意。4、 送别诗这也是最早岀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故又称"山水送别诗〃。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高适的《别董大》等。5、 记彳亍寺又称记游诗、行旅诗。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弓抒情相结合。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景物描写,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O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区别,是〃以记抒骨为主的。如杜甫的《旅夜抒怀》、马致远的《秋思》。6、 边塞诗这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硕等。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之涣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以及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7、 咏史诗这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