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浙江灵江大桥主跨为72m+3×122m+72m预应力箱形连续梁,其主梁为分离式双幅单室断面,,腹板厚90cm;、腹板厚40cm;单幅箱梁顶板宽12m、;梁底呈二次抛物线。梁体采用挂篮分段对称悬臂浇筑施工。每个施工临时T构由18对梁段组成,~4m,最重段1#块为135kN,其次为4#块重118kN。根据施工单位的具体情况,结合该桥的桥形,施工时T构的0#、1#块段在托架上施工,其它梁段均采用挂篮施工。1挂篮选型由于该桥为分离式双幅桥梁,主桥箱梁悬臂施工时所需的挂篮用量较大,因此在挂篮选型时不仅要满足设计施工方面的受力要求,而且还应从充分利用施工单位现有设备出发,尽量减少新制杆件的用量,降低施工成本。根据设计院的要求,挂篮自重必须控制在600kN以内,因此挂篮应是一个与传统挂篮不同的轻型挂篮。方案一:主桁采用三角形桁架。该方案挂篮自重轻,结构受力明确合理、刚度大,但新制杆件量大,加工精度要求高,制造成本高。方案二:主桁采用六四军用梁拼装的平行桁架,挂篮前移采用主桁架系和模板系分别移动到位。该方案挂篮自重轻、结构受力明确合理、新制杆件量小、拼装方便简单,但主桁刚度较小,砼施工时主桁前端的挠度较大。通过对方案的综合比较和研究,并对施工单位现有设备进行了调查,选用方案二是较可行的。在该方案中,主桁架采用六四军用梁拼装,充分利用了施工单位的现有设备,且重量轻,制造成本低。虽然六四军用梁桁架的强度或刚度不如三角桁架的大,但每桁采用2片六四军用梁无论在强度上还是在刚度上均能满足施工要求。砼施工时主桁前端的挠度可以通过调整挂篮底模前吊点来满足设计要求。底模采用桁架式钢骨架,均由小型角钢焊接而成,结构受力明确,刚度大,自重轻。挂篮前移采用主桁架系和模板系分别移动到位,增加了移动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使挂篮的受力体系更合理。2挂篮构造挂篮主要由主桁架系、外导梁系、模板系、锚固系统和滑道等部分组成,挂篮构造如图1所示。、前横梁、联结系组成,是挂篮的主要受力结构。一个挂篮由两行主桁架组成,每一主桁由2片六四军用梁组拼成。主桁架前端设有一组前横梁(2I45工字钢),尾部设有两组后锚梁(2I45工字钢),两主桁架之间设有横向联结系。这样,两行分离的主桁架构成一个框架结构,成为一个整体。施工时,砼和模板的近一半荷载通过前吊带传至主桁架,通过后锚梁处的吊带将傾覆范力传至已浇筑的梁体。、吊杆组成,主要用于支承侧模重量,并随主桁架共同前移。当模板系向前移动时外导梁又是模板移动的滑道。外导梁的前端通过吊杆悬挂于前横梁上,尾部则悬挂于已浇筑的梁体翼缘上。吊点处均设有螺旋千斤顶,可以方便地调整侧模的标高。、底模及内模组成。侧模采用型钢钢骨架,底模采用桁架式钢骨架,竹胶板为模面板,所以模板的整体性好,刚度大,砼的灌注质量高且外形美观。内模采用木模,施工成本较低且易施工。侧模悬挂在外导梁和外挂梁上,模板钢骨架上设有圆滚,以供模板前移时使用。利用梁体通风孔,在侧模上设有拉杆,当主桁前移时兼做模板的支撑。底模设有前后托梁。前托梁设有吊点,通过吊带悬挂在前横梁上,后托梁则用后锚杆锚固在已灌注成形的箱梁底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