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武汉市黄陂区综合交通规划工作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46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武汉市黄陂区综合交通规划工作方案.doc

上传人:qiang19840906 2020/9/6 文件大小:4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武汉市黄陂区综合交通规划工作方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武汉市黄陂区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工作方案*******2013-6-23一、规划背景新时期,武汉市迎来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打造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及公交都市示范城市的发展新机遇。未来十年是湖北省发展的“黄金十年”,更是武汉市发展的“黄金`十年”,武汉市将在“五个湖北”战略的指导下,全面落实“1+6(主城+新城)”空间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工业倍增计划”,强力推进城建攻坚计划和交通跨越工程,开展新一轮轨道线网修编,推行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用地开发模式,实现区域统筹、城乡统筹的新跨越。黄陂区规划面积2261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50万,是武汉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新城。同时,黄陂还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武汉市的北部生态新城、殷商盘龙城遗址所在地、木兰文化的发源地等等,其历史人文底蕴悠远厚重;境内拥有国际化的“铁、水、公、空”交通设施,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亚洲最大的武汉北铁路编组站、武汉新港和京珠高速公路等共同构成了立体交通枢纽;正在开发建设的武汉临空经济区、汉口北商贸物流枢纽区均为今年湖北省重点推进项目,华中地区唯一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落户黄陂。按照“独立成市、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发展思路,围绕“华中地区独具临空特色的高科技制造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商贸物流枢纽,武汉北部生态、文化新城”的发展目标,黄陂区提出了“两城”崛起,“四区”支撑,建设“美丽、幸福黄陂”的发展战略。为了适应黄陂新城新时期、新战略的发展要求,充分整合新一轮区域发展规划成果,打造适应区域快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交通体系,受黄陂区交通局的委托,我院特组织开展《黄陂区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修编工作。二、规划范围与年限本规划确定的规划区范围为黄陂区整个行政区域,东到红安县、新州区,西到小悟山、界河、孝感,南到府河、武汉市中心城区,北到大悟县。重点规划区为武汉北新城组群和前川新城。规划年限与上位规划保持一致为2020年。规划基准年为2013年,近期为2015年,部分专项展望至远景年。三、规划必要性1、支撑“1+6(主城+新城)”发展的需要。一是要构建支撑黄陂独立城市的交通体系;二是要强化黄陂与主城的衔接,以主城带动黄陂快速发展,促进人口及产业的转移;三是要强化黄陂与周边城市的衔接,实现资源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2、支撑“公交都市”建设的需要。根据规划,轨道1号线东延线将于年底通车,直达汉口北,成为继东湖高新后第二个通轨道交通的新城。机场线也即将于近期动工建设,带来区域公交格局的变革。为了打造武汉“公交都市”的先行示范工程,全面提升区域的公交服务水平,优化发展软环境,需要系统规划区域公共交通系统,明确骨干体系及其建设模式,制定高效的衔接方案,拟定场站规划布局与规模要求,严格控制用地,为有序建设与发展提供保障。3、支撑新一轮轨道交通线网修编的需要。为了打造“公交都市”,全面提升武汉市的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武汉市将于2013年全面开展新一轮的轨道修编。轨道修编工作的开展为黄陂轨道线网规划提供了新的契机,可以通过黄陂轨道线网规划过程中与武汉市轨道线网修编团队的不断沟通与对接,实现黄陂轨道线网与武汉市整网的有效衔接与资源共享,直接纳入修编成果。4、整合区域发展规划及资源,满足区域快速发展的需要。“一景、两城、四区、十园”是黄陂的发展重点,为了能够推进高效建设与发展,分别编制了相应的发展规划,但各成果之间未能够有效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