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触摸春天》读书笔记第一篇:读书笔记——触摸教育的风景《触摸教育的风景》读书报告高一数学组郭丹瑶很喜欢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我们每天的生活都是一道风景,教育也一样,我们教育着学生,而学生又时时刻刻的妆点了我们的生活。最近品读了一本《触摸教育的风景》,让我领略到教育也可以是一道优美的风景。《触摸教育的风景》作者陈惠芳:中共党员,本科毕业,中学高级教师。现为张家港市沙洲小学副校长,任教数学。曾获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苏州市百名“好师徒”,张家港市第三届“十佳”师德标兵、张家港市名教师、市数学学科教改带头人、市首届教育科研学术带头人等荣誉称号。全书分为五个部分:案例解读、学科频道、校园故事、教学杂谈、课题研究,其中大部分的篇幅是陈老师所撰写的教育叙事类文章。观陈老师书中的五大版块,各具精彩。正像窦老师在总序中给大家介绍的那样,陈惠芳老师的本书并不醉心于形式逻辑意义上的严密性,而是以中国散点透视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审视普通教师在新课程下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从陈惠芳老师《触摸教育的风景》一书中,各位读者除了能读到她教育教学的一些成功经验、反思教训,更能也是更应当读到的,则是自己一种挑战自我的勇气,一种超越自我的精神。文章看似简单,但从中蕴涵的教育哲理,却不压于各类专家名著。因为文中所写都是真人真事,就如同发生在自己身边,而有些情况更自己亲身经历,所以读起来倍感亲切。我想作为教师都知道将每天的教学事件都进行记录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但如果没有如此的坚持,我想陈老师就无法写出那些看似很小、看似很近,却常被我们忽略的故事。如果不是长期的观察和积累,是无法养成这种随时思考习惯。我想只有一个有心的人,才会觉得点点滴滴都是故事。只有一个有恒心的人,才会时时处处都在写故事。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真切地领悟出陈老师对数学学科的把握,领略到她数学课上的独特风采。陈老师的数学课有三个特点,一是注重生活化,她发现《生活,让数学如此精彩》,于是倡导《让数学回归生活》,《联系生活实际,注重创新发展》,并进一步《谈构建生活化的数学课堂》。二是注重活动性。她在数学课不仅经常《剪剪、画画、说说》,甚至还《带着学生过马路》,真正《让课堂成为学生思维的运动场》,善于《破译孩子心灵的密码》,发挥《优点卡的魔力》,《接纳学生的异口同声》,《给每个孩子一个出错的机会》,《给每个孩子搭一个凯旋们》,充分体现《赏识教育的育人功能》。在案例解读中,她所撰写的文字中有不少是听名师讲课的体会。例如听特级教师李烈《师生呼导生术”》,刘德武《走进新课程听课随记》、吴金根《引导学生从“无序”走向“有序”》等等。陈老师每次听课后都能深入挖掘名师课堂艺术的精髓,提出自己的反思与建议,给教师提供了走进名师、亲近名师、欣赏名师风采的机会。名师课例本身是一道风景,陈老师以解读的形式将这些风景定格,于是形成了又一道亮丽的风景。陈老师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数学教师,她还是一位成功的教育管理者,在书中有相当多的文字叙述了校园的教育故事。陈老师选择的28个校园故事,用爱心书写了28道美丽风景。从陈老师的校园故事中,我们处处能感受到教育“春风风人,夏雨雨人”的真爱风景。感谢陈老师在教育路上给我们带来一道丰盛的精神大餐,让我们受益不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于自己的专业成长,我制定了一些计划。一、成长需要多听课。我认为听课是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一个好方法,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青年教师,只有多听课才能够逐渐积累经验。所以对每一次听课的机会我都十分珍惜。每听一堂课都有或多或少的收获,渐渐地,我也掌握了一些驾驭课堂的技巧。听完课之后,把其他老师上课时讲到的记在听课记录上,然后进行琢磨,将他们很多优点和长处应用到我的课堂教学当中去。每次听课,我都有不同的领悟,都能收获到很多东西,经常有“听君一节课,胜思一整天”之感。所以我要将听课坚持下去。二、成长需要多反思。我认为,要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要不断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并认真地做好记录,便于今后教学时借鉴使用,也可以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三、成长需要多读书。只有多读书,才能领会书中的精彩世界,才能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一个优秀教师的深厚功底,高超驾驭课堂能力、活泼风趣的课堂语言,只能来自于持之以恒的不断读书,不断的充电,不断的从知识海洋中汲取营养。希望通过我的努力,我能用最短的时间,成为朝阳一高教育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第二篇:春天读书笔记大全春天读书笔记大全夏天来得这么早,春天和秋天永远是短暂的,夏天和冬天也永远是人们最难熬的季节,春天读书笔记大全。两个极端,谁也不喜欢。好比赤道和南北极,谁愿意去呢?要你站在太阳下暴晒或是站在寒风中受冻之间做一个选择,恐怕没有几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