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基于课程标准教学的思考.doc

格式:doc   大小:61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基于课程标准教学的思考.doc

上传人:pppccc8 2020/9/10 文件大小:6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基于课程标准教学的思考.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基于课程标准”教学的思考前段时间,笔者曾赴华东师范大学学****回來后却一直纠结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现阶段的教师是不是专业教师?于是就想,什么是专业教师?说得再通俗一点,就是要有技术含量。那什么是技术含量呢?一样的学****内容,你教,学生学得质量高,别人则不然。有人举例说:为什么有的职业工资涨得频繁,而教师的工资一直涨得少?某种程度说明,教师的社会地位还是有些低,人们对教师的专业认可度普遍不高。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专业的教师呢?课堂教学要“基于课程标准”当前的课堂教学设计,首先要“基于课程标准”。那么,什么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呢?就是指目标源于课程标准,评价先于教学设计,评价耍镶嵌在教学过程中,全程指向学生学****结果的质量,“目标一一教学一一评价”体现一致性,这些“基于课程标准”的核心特征在课堂上呈现的越多,教学越有“专业”的力量。同时,每节课的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每个教学冃标是从二个纬度上完成。评价要与目标相匹配,而且评价要镶嵌在教学活动中。这样,才能随时跟踪收集学生的表现证据,用数据来证明你的教学质量,证明你的教学是否有效。反思以前的教学模式,笔者感触颇多。教学目标的确定以前我们首先是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教学冃标。教学冃标的确定通常是从三个方面一一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与态度分别确定,活生生地把三维目标割裂开来了,没有形成一个整体,迷失了教学的冃标性,把学生带到哪儿云里雾里,目的地不明确。这样,上完一节课,学生一定会一头雾水,热闹忙乱了一节课,但问学了什么,他们却难以说出来。同时,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也没有源于课程标准,缺少“大观念”,只是一堂课的目标,没有为达成课程标准而服务,学生所学的内容就会支离破碎,不连续,不系统,学****的能力和学科素养也不会形成。教学过程的设计接下来,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就设计教学过程,主耍是为达成目标而设计教学活动。这时,我们更多的是关注教材内容,设计的是一一教师怎么讲,注重内容和方法的新奇;而很少考虑学生的学情,对学生怎么学思考的少,设计的也少,甚至根本不设计。学生是否明白在教案中也不设计评价,也就是说,这个过程和方法中的主语还是教师,而不是学生,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这不符合“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学生的学****能力不会得到发展和提升。教学评价的设计最后,要设计例题,冃的是让学生学会应用本节课的知识,并设计练****题加以巩固和强化。可见,这个环节类似于“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而这个评价置丁教学之后,这样的弊端就是你怎样把学生带到哪儿和怎么知道学生去哪儿了是两张皮,你怎样把学生带到目的地,是否带到了?一定依据评价来证明。只有把评价置前,你在设计怎样把学生带到哪儿时,冃标才能明确,过程和方法才会有效,才能体现“冃标一一教学一一评价”的一致性,我们的教学才有效。其至有的时候。由于教学内容多、难度大,有的老师把评价置于课下,以布置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回家完成;第二天,老师判作业时才发现昨天教学中学生学的问题;可是,今天又要进行新的教学内容,于是学生的问题成为学****新内容的障碍,影响了新内容的学****质量。这样的教学设计一定是无效的、不专业的,只关注内容而不关注学生。“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不仅要求评价先于教学,还要求评价要镶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