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1课时 秦朝的统治与两汉政治经济制度 ,理解“汉承秦制”的含义 (1) 刺史制度; (2) 郡县制与封国制的并存; (3) 察举制; (4) 编户齐民 ,分析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含义 (1) 秦朝的统一; (2)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3) 秦末农民战争复习向导考纲展示??(1) 背景?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封建经济逐步确立,各地经济联系加强; ?②诸侯争霸,社会动荡,人民渴望统一, 同时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实现了局部统一; ?③春秋战国时期民族融合,以华夏族为中心形成了相当巩固的民族共同体; ?④秦国变法彻底,封建经济发展,地主阶级力量强大,具备统一条件,嬴政本人具有雄才大略。?(2) 过程?①灭六国:采用远交近攻的方式,从公元前 230 年到前 221 年,先后灭掉六国。?②统一边疆:北击匈奴,取得河套地区; 南征越族,加强对西南地区的控制。?③修筑长城,巩固北部边疆的统治。?(3) 疆域:东临大海,西到陇西,南濒南海,北抵长城一带。?(4) 统一的意义?①结束长期战乱局面,符合历史发展要求, 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基础; ?②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创造了有利条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中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起了重要作用。消极影响:秦朝地主阶级凭借皇帝的专制权威,大大加强了统治力量, 使人民处境日益恶劣影响书同文;焚书坑儒;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文化方面实行土地私有制;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车轨、驰道经济方面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县制;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政治方面措施? ?(1) 原因?秦朝的暴政使社会矛盾尖锐,具体表现为: 徭役繁重;刑罚严酷;赋税十分沉重;土地兼并严重。?(2) 过程?公元前 209 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 提出了“伐无道,诛暴秦”的口号,陈胜、吴广死后,刘邦、项羽继续斗争,于公元前 207 年推翻秦朝的统治。?(3) 意义?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 推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迫使后来汉初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②陈胜、吴广的首创精神,为历代农民树立了榜样。他们提出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为汉初“布衣将相”局面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1)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制度,包括两个方面:专制主义, 体现为皇帝的独裁;中央集权制,表现为地方服从中央,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统治。?(2) 产生原因:是由封建经济基础决定的, 封建的个体经济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封建地主阶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障封建统治秩序,维护封建土地私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