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归园田居(其一)优秀课件教学目标:1、掌握鉴赏山水田园诗的方法2、引导之下,学生自主鉴赏《归园田居》3、正确体会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2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中国山水田园诗渊源流长,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山水田园诗是指以自然界的山水景物、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表现内容的诗歌。3山水诗源于南朝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而山水田园诗派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分成山水诗和田园诗两类。山水诗主要以山水作为描写和抒发感情的对象。田园诗多以田园风光为题材。山水田园诗的主题:①归隐田园,钟情山水;②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③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4二、鉴赏山水田园诗方法常用术语思想内容——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归(退)隐闲适淡泊悠然自得表现手法——借景抒情白描语言特点——质朴自然清新洗练解题思路:什么景——意境——情感答案构成:描摹图景,意境特点,。一般的写景诗,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感都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一些表面上纯粹是写景的山水小诗,就不那么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我们对作者的身世,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即知人论世,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特色,山水田园诗更是如此。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的特定情感服务。所以,准确把握了山水田园形象的特征有助于进一步深入了解作者的寓意,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①描写景物的角度:高低、远近、明暗、俯仰、绘形、绘声、绘色。②描写景物的技巧: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声衬静、化静为动)点面结合  虚实相生(化虚为实)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拟人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或物):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渴望归隐向往田园厌恶官场憎恶黑暗远离尘俗7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8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东晋最杰出的诗人开创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9时代背景陶少年时大有“大济苍生”之壮志。但是反动门阀制度却对他不利。陶曾祖是高官,尚被当时之人讥骂为“小人”、“溪狗”。到了陶渊明时,家世没落,自然更得不到社会的重视。陶到29岁时才出仕,不久又归隐。后来又时隐时仕。在41岁时,为彭泽县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里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他便解职而归,从此,他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走向归田的道路。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