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实验3刚性转子动平衡.doc

格式:doc   大小:1,103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实验3刚性转子动平衡.doc

上传人:rdwiirh 2020/9/12 文件大小:1.0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实验3刚性转子动平衡.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实验三刚性转子动平衡实验2016年9月一、实验目的掌握刚性转子动平衡的基本原理和步骤;掌握虚拟基频检测仪和相关测试仪器的使用;了解动静法的工程应用;了解国家标准(GB)对转子动平衡性能评价方式和相关要求。二、实验内容采用两平面影响系数法对一多圆盘刚性转子进行动平衡三、实验原理工作转速低于最低阶临界转速的转子称为刚性转子,反之称为柔性转子。本实验采取一种刚性转子动平衡常用的方法—两平面影响系数法。该方法可以不使用专用平衡机,只要求一般的振动测量,适合在转子工作现场进行平衡作业。根据理论力学的动静法原理,一匀速旋转的长转子,其连续分布的离心惯性力系,可向质心C简化为过质心的一个力(大小和方向同力系的主向量)和一个力偶(等于力系对质心的主矩),见图一。如果转子的质心在转轴上且转轴恰好是转子的惯性主轴,即转轴是转子的中心惯性主轴,则力和力偶矩M的值均为零。这种情况称转子是平衡的;反之,不满足上述条件的转子是不平衡的。不平衡转子的轴与轴承之间产生交变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引起轴承座和转轴本身的强烈振动,从而影响机器的工作性能和工作寿命。图一转子系统与力系简化刚性转子动平衡的目标是使离心惯性力系的主向量和主矩的值同时趋近于零。为此,先在转子上任意选定两个截面I、II(称校正平面),在离轴线一定距离、(称校正半径),与转子上某一参考标记成夹角、处,分别附加一块质量为、的重块(称校正质量)。如能使两质量和的离心惯性力(其大小分别为和,为转动角速度)正好与原不平衡转子的离心惯性力系相平衡,那么就实现了刚性转子的动平衡。两平面影响系数法的实现过程如下:(1)在额定的工作转速或任选的平衡转速下,检测原始不平衡引起的轴承或轴颈A、B在某方位的振动量和,其中和是振动位移(也可以是速度或加速度)的幅值,和是振动信号对于转子上参考标记有关的参考脉冲的相位角。(2)根据转子的结构,选定两个校正面I、II并确定校正半径、。先在平面I上加一“试重”(试质量),其中为试重质量,为试重相对参考标记的方位角,以顺转向为正。在相同转速下测量轴承A、B的振动量和。矢量关系见图二a,b。显然,矢量及为平面I上加试重所引起的轴承振动的变化,称为试重的效果矢量。方位角为零度的单位试重的效果矢量称为影响系数。因而,我们可由下式求得影响系数。(1) (2)图二矢量关系图(3)取走,在平面II上加试重,为试重质量,为试重方位角。同样测得轴承A、B的振动量和,从而求得效果矢量和(见图二c,d)及影响系数(3) (4)(4)校正平面I、II上所需的校正质量和,可通过解下列矢量方程组求得: (5) (6),为校正质量,,为校正质量的方位角。(5)根据计算结果,在转子上安装校正质量,重新起动转子,如振动已减小到满意程度(平衡率70%),则平衡结束,否则可重复上面步骤,再进行一次修正平衡。事实上,除计算得到的平衡率以外,还有更科学的方式描述动平衡实验的精确程度。我们知道,转子达到完全平衡的状态仅存在理论上的可能性,实际工作中的转子多少会存在一定的不平衡量。根据GB/-2006中的规定,转子的不平衡量被定义为不平衡质量与其质心到轴线距离的乘积;同时规定,当转子的剩余不平衡量不大于许用不平衡量时,转子可以保证良好地运转。同时,对于不同类型、不同用途的转子,其平衡品质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对于不同体量、用途的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