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急诊科管理制度1、 急诊科属一级临床科室,隶属于院部直接领导,业务工作由分管院长直接领导与指挥。2、 、、协调,以及差错事故的认定和各种纠纷的裁决。3、 急诊科医师按院部规定采取固定与轮换相结合的方式,轮换医师一般采取年〜1年轮换制;急诊科护士采取固定制,人员的增补由分管院长和护理部决定。4、 急诊科实行全天候24小时应诊,全体医护人员必须明确急救工作的性质、任务且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确保能够胜任急危重症的抢救和日常诊疗工作。5、 急诊科实行科主任负责制,主持日常业务工作、科室管理和重大抢救的组织、指挥与协调等事宜;护士长协助科主任搞好科室管理,并具体负责日常护理工作。6、 全体医护人员必须以”精湛、热忱、团结、奉献”的招医精神为工作准则,作到身体力行。7、 全体医护人员要时刻牢记”、明确诊断、确保安全”的基本工作任务,发扬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一切工作都要突出方便、快捷、高效、优质;8、 全体医护人员必须严守工作岗位;严格遵守院、科两级制定的各项规童制度和业务规范;严禁无故脱岗、空岗与宦岗,特殊事情要严格请、消假,因故暂离要作到向有关人员说明具体去向与大致时间。9、 遇有重大灾害性事故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要迅速向有关领导和职能部门报告,实行全院一盘棋的大急诊救治体系,迅速启动相关预案。10、 凡涉及法律、刑事、纠纷的事件,在积极救治的同时必须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11、 要恪守文明礼仪规范,作到语言文明、举止大方;工作时间衣帽整洁、挂牌上岗;注意各工作与生活环境卫生。急诊首诊负责制度为进一步提高急诊工作质量,确保急诊绿色通道的畅通,贯彻便捷、安全、高效、优质的服务理念,急诊科必须始终不渝的贯彻首诊负责制:1、 无论病员自己挂号来诊,还杲经院前急救科接送来诊,凡是经急诊分诊后其第一个接诊病员的医师即为首诊负责医师。2、 首诊医师应以对病员高度负责的精神,严格按急诊接诊制度执行,一旦接到指令危重病人必须立即靠到床边、一般病人不超过15一30分钟开始处理。3、 首诊医师接诊后必须详细的询冋病史,进行全廁而规范的体检,急危重症患者必须本着先救命、后治伤、再检查的顺序和原则执行。4、 各项体检和必要的紧急处理完毕以后,方才安排逬行木目关的辅助检查和完成必备的病历文书,并等待结果完善诊断。5、 在诊疗过程中如发现疑难、危重、复杂、科室间的”临界病人”,在首先完成病历记录和辅助检查以后再请本专业上级医师复查,必要时邀请科内其它专业会诊,任何人不得随意改变初始分诊意向或推诿病人。6、 凡遇有多发伤、跨科性疾病或确系她科疾病病人时,首诊医师也必须首先完成病历记录和相关的辅助检查后,方可邀请相关专业医师会诊或转科。7、 凡是病情和各项生命体征不稳定的病人,在未落实责任科室或虽然落实但相关医师还未到达或接手的情况下,首诊医师仍必须承担主要诊治责任,并做到负责到底。8、 会诊时首诊医师必须认真听取会诊医师意见,敦促写好会诊记录和拟诊意见,如合诊医师仅为□头意见或拒写时,为确保医疗安全首诊医师必须详细书写会诊意见,拒写时要有具体时间和拒签的相关记载。9、 危重或诊断不明且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并尽最大可能在自己的有效监控之下进行。10、 首诊医师在遇”三无病入”或其它特殊情况的病人时,均应据病思治,不得以医疗费用为借□而拒治和拖延治疗,由此而造成的医疗差错和事故由当事人承担责任;11、 凡首诊医师留院观察的病人,只要其在班,要尽最大可能由该位医师负责,并严格按急诊观察制度执行,定时巡视病人,相关病情解释由首诊医师负责;12、 如患者需收住院,首诊医师要根据病情,负责医患沟通、联系病房、安排护送等事宜。如需转院提请相关专业科室予以会诊安排;13、 在以上诊疗全过程中,凡因擅离职守、、不负责任而造成医疗差错和事故者按相关制度和纪律严肃处理。急诊三级医师负责制度急诊科实行科主任领导下的三级医师负责制度,:急诊科主任(副主任)医师职责:1、 负责本专业范围内的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并协助科主任及护士长搞好科室的行政管理等工作。2、 负责指导本科室的值班医师(包括主治和住院医师)作好各项日常医疗工作,有计划的开展三基训练。3、 定期查房,主持和指导本专业的重大急、、会诊工作,并定期作出业务总结。4、 担任本科室和上级下达的教学工作,负责进修、实习人员的理论培训和技术指导。5、 尽力参加急诊门诊工作,以提高日常工作水平。6、 运用国内外先进经验指导临床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