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章综合说明工程概况香柏河、清水河、中山河均属于萨尔温江水系曼辛河二级支流,本区规划的曼辛河中下游河段有支流香柏河、清水河、南棒凹河、南田凹河、中山河等地理位置:东经98°22'〜98°30',北纬24°06'〜24°12'之间,主支流香柏河发源于潞西市中山乡塔山头,河源高程在米,,,%,,支流清水河,,河源高程在1726米,,自然落差1157m,/%,南田凹河、南棒凹河、,本区规划的河曼辛河(国界河流),沿曼辛河(国界河流)左岸中国一侧兴建设两个梯级电站,。本区域位于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西支中段与三江经向构造带中南段及南岭纬向构造带西延部份的复合部位。地质构造比较复杂,褶皱、断裂构造形迹相当发育。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在多次不同方向主压应力作用下,形成了多方向、不同力学性质的构造形迹,分别归属于不同的构造体系。本区以龙(陵)——瑞(丽)大断裂(F13)为主控断裂,其大致沿北东40°方向延伸,倾向北西,倾角30°〜40°,为一逆断层,在潞西盆地隐伏于第四系沉积层之下。区域内出露有: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场地的地基土,除上部耕土层外,第四系(Q4)冲洪积相及志留系地层。据钻孔揭露,由上至下土层结构及其分类如下:耕土:褐、灰褐色。由粉质粘土组成,含草根等。湿、结构松散,属高压缩性土,〜。砂卵砾石层:混次圆状砾卵石,含量约为30〜40%,成分主要为砂岩、石英岩等。〜。全风化泥质砂岩:紫红、红黄色。湿,可〜硬塑。土质均匀,可见黄色粉质粘土呈斑状相间分布。含少量钙质结核,局部夹粉土等,偶见砾卵石。上部局部结构松散,属中偏高压缩性土。土层分布广,〜。强风化泥质砂岩:紫红、红黄色,湿,块状,稍硬,〜。根据1: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潞西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毗度区,;。曼辛河中下游支流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夏长冬短,热量丰富、日照长、年温差小,月温差大,干雨季分明,降雨充沛等气候特点,,,,年平均日照时数2452小时,年平均降水量达2665毫米,雨季(5—10月)降水量占全年的80%左右,尤以7、8月最多。无霜期达300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8%,全年多为西南风,年平均风速1米/秒,最大风力8级,常见的气候灾害为春旱夏涝,有时也有冰雹、霜冻和大风等灾害。洪水均由暴雨形成,发生时间与暴雨相对应,一场暴雨笼罩面积小,历时短,多为单一的非边续性暴雨。由于曼辛河中下游支流面积相对较小,河流比降较大,属典型山区性小河流,洪水具有历时短、过程陡涨陡落的特点,洪水过程尖瘦,产汇流历时短。流域地势东高西低。测区地貌以构造剥蚀地貌为主,次为山间凹地及河流堆积地貌,构造剥蚀地貌。a、中等切割中山:主要分布于诺谷寨背斜以西地区,分布高各1600—2400m,切割深度1000m左右,水系呈羽状或树枝状,山顶多呈穹状及馒头状,山脊宽缓,河谷多为”V'型谷,谷坡一般40—50°,溯源侵蚀、风化侵蚀均较强烈。b、浅切割低中山:主要分布于大竹棚寨背斜以西地区,分布高程1700—2100m,切割深度小于500m,水系呈树枝状,山顶浑圆,山脊宽缓,河谷多为宽缓”V'型谷,谷坡一般20°—30°。c、堆积地貌:山间凹地堆积地貌以洪冲积类型为主,岩性为砂壤土、砂卵砾石层,堆积较厚,河流堆积地貌主要为沿河发育的阶地。曼辛河中下游支流在潞西市境内,,全市有行政机构74个,事业单位197个,辖芒市、遮放、芒海、勐戛、风平、法帕、城郊7个镇,轩岗、江东、五岔路、三台山、西山、中山、东山、象滚塘8个乡,共80个村委会、5个居民委员会。,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15人。在总人口中:,占总人口50%;,占总人口50%。,占总人口49%。其中:傣族125181人,占总人口36%;景颇族28644人,占总人口8%;德昂族9264人,占总人口3%;傈僳族3190人,%;阿昌族1788人,%;其它少数民族4772人,%。,,其中:一、二、、、;工业总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