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小学一年级下学期数学评价方案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为了激励学生进步、改进教师教学,结合本校一年级学生具体情况,根据等级制的评价原则,主要从过程性评价、活动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三方面制定评价方案。一、过程性评价根据课前课堂表现、日常作业(小学数学和练录的形式划分等级,占总成绩的30%。(一)课前课堂表现情况评价内容:课前准备、课堂表现、自主学习、合作互动、课堂纪律;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主动举手发言,并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学习过程中,有质疑精神,善于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在活动中愿意和同学讨论数学问题,乐于帮助他人,遵守数学活动秩序。评价方式:根据课前课堂表现、学习态度习惯、自主学习能力、互作互动能力,我们采用老师观察、同学监督记录进行考察。根据情况分为“优”“良”“达标”“再努力”四种等级。(二)日常作业评价内容:《小学数学》和练习作业能按时并独立完成,书写认真,差错少。能及时订正错题,并主动请老师再次修改。作业干净、正确、上交及时。评价方式:依据每位学生的完成情况分为“优”“良”“达标”“再努力”四种等级,对于作业优秀的学生给予及时表扬。评出优秀作业进行展览,并总结做得不够好的方面,以促进下一次出现更多的优秀实践作业。对于连续5次作业是“优”的学生发放表扬信。(三)单元检测评价内容:重视每次单元测试,认真规范书写,不交头接耳,独立完成试卷,试卷完成后,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教师评完卷子后,学生能认真订正,及时总结出错原因。评价方式:每次单元测试分为“优”“良”“达标”“再努力”四种等级。书写整洁,正确率在90%以上记为优;正确率在70%--89%之间,记为良;正确率在60%--69%之间,记为达标;正确率低于60%以下为再努力。二、活动性评价(一)口算比赛评价内容:以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为指导,对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行单独检测,参照《标准》的要求,20以内退位减法1分钟6到8题;100以内的加减法1分钟3到4题。评价方式:任课教师准备口算试卷,每人一份,听老师口令开始答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80分以上为“优秀”,60分以上为“良好”,40分以上为“达标”,其它为“再努力”。学生若对自己作答情况不满意,可申请重新测验。(二)数学实践活动1、数学好玩——分扣子评价内容:本次实践活动是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标准给扣子分类,并在分类的基础上比较交流,让学生经历分类活动的过程,学会有条理地思考,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评价方式:本次活动评价时依据学生参与活动的表现,包括是否能找到合适的分类方法,是否能主动参与分类活动,在活动中是否能积极思考这三方面。采用自评、师评的方式,依据学生参与活动的表现给予相应的等级。2、数学好玩——填数游戏评价内容:填数游戏集数的认识、数的顺序、数的应用为一体,通过合作闯关、更上一层和数字迷宫三个环节进行活动。评价方式:本次活动教师依据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视情况给予“优”、“良”、“达标”、“再努力”相应的等级。三、终结性评价(一)纸笔测试评价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