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6/4/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论文摘要未成年人犯罪是指未满十八周岁触犯刑律的犯罪种类的总称。未成年人犯罪率不断上升己是近年来我国乃至全世界刑事犯罪的一个特征和趋势。本文集于现有的研究成果结合现行司法实践中的有关内容,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第一部分主要通过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概念和特征的分析,从本质上把握未成年人的主体和客体。第二部分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原则进行阐述, 揭示我国法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第三部分主要通过对未成年人犯罪主体、犯罪手段、犯罪类型及其组织方式的分析,从本质上全面把握未成年人犯罪的本质特征。第四部分通过对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分析,揭示诱发未成年人犯罪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的特点,使人掌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方法。第五部分着重阐述预防未成年人应关注的几个方面,加强未成年人的犯罪的引导,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第六部分通过处理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的分析,使人在宏观上把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方法。为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真正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关键词:宪法刑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犯罪论原理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通常是指已满 14 周岁不满 18 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刑法和有关刑事法律所规定的犯罪行为, 2001 年“四五”普法启动时,中央电视台和司法部在网上做过一个调查,以了解社会对一些法律问题的关注情况,后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调查所列出的 10 个法律问题中最为人们所关心的就是未成年人犯罪问题, 这项调查结果显示,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程度最高的问题之一。一、未成年人犯罪的要领及特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 16 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 14 周岁不满 18 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刑法和刑事法律所规定的犯罪行为。(一)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特点 1 、从案件类型上看:主要为抢劫、盗窃、伤害、***这几大类,其中抢劫、盗窃为主的侵犯财产型的犯罪,多为共同作案或团伙作案,且作案手段简单,犯罪预备期短,以伤害***为主的侵犯人身类型的犯罪,多为单独作案,主要对象为自己熟悉的同学、邻居,作案时临时起意的较多。 2 、从犯罪的主体上看:主要为抢劫、盗窃的案件多发生在辍学后流入社会的无业少年违法犯罪比例远远高于在校生比例;( 2 )农村未成年人犯罪比例高于城镇;( 3 )从犯罪年龄上看,有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近几年多为 14- 16 周岁的未成年人; (4 )从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来看,多为从犯。 3 、从危害结果看:未成年人犯罪蔓延广、网络性较强,具有明显的纠合性特点,恶性案件较多,其手段残忍,对社会的危害日趋严重。(二)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大体可归纳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大类。 1 、主观原因 1 、好奇、好胜、爱寻求刺激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总的来说,青春期中的未成年人精力充沛,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模励,对丰富而复杂的大千世界充满了求知的欲望,但由于各方面的压力,群体心理处于波动不定的焦虑状态,所以一方面他们心理极为脆弱,另一方面又可能铤而走险。 2 、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水准低下,有的青少年是文盲和半文盲,有的未成年人平时不注重陶冶自己的道德情操,道德标准低下,对自己放任自流随心所欲,以至违法犯罪。(二)客观原因 1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