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吉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吉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doc

上传人:君。好 2020/9/18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吉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吉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2002年9月27日吉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根据2004年6月18日吉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吉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与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得决定》修改 2011年7月28日吉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修订根据2014年3月28日吉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吉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吉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得决定》修正根据2016年3月30日吉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吉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吉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得决定》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得协调可持续发展,推行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与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与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得一切组织与公民以及户籍在本省但离开本省行政区域得公民。第三条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应当依靠宣传教育、科学技术进步,建立健全奖励与社会保障制度,实行综合管理。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应当严格依法行政,文明执法,不得侵犯公民得合法权益。,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行政区域得人口发展规划与人口与计划生育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实行由主要领导负责得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口与计划生育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得计划生育工作与与计划生育有关得人口工作。乡(镇)人民政府与街道办事处负责本管辖区域内得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镇)人民政府与街道办事处应当设置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居)民委员会负责本居住区得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根据工作需要,配备专(兼)职计划生育工作人员。村(居)民小组组长以及村民小组配备得兼职计划生育工作人员,负责本组得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第九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职工得计划生育工作,由本单位得法定代表人负责。根据工作需要,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离开原单位但保留劳动关系人员得计划生育工作,由原单位与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共同负责,以原单位为主。第十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人口与计划生育主管部门,应当依法上报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数据,任何单位与个人不得虚报、瞒报、伪造、篡改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数据。第十一条从事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得事业编制人员,其工资应当全部列入财政预算,同时按照有关规定参加社会保险. 村(居)民委员会专(兼)职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由县级人民政府人口与计划生育主管部门聘任、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管理,在村(居)(居)民委员会专(兼)职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得报酬,到2015年应当不低于村(居)民委员会主要负责人报酬得百分之八十;村民小组兼职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年补贴不少于五百元。报酬、补贴列入乡级财政预算。第三章综合管理第十二条实行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管理责任制度。有关部门应当履行各自得责任,并接受本级人民政府考核. 建立人口信息资源政府有关部门共享制度,及时交流人口信息。第十三条人口与计划生育主管部门贯彻实施有关人口与计划生育得法律、法规;负责实施人口与计划生育实施方案得日常工作;组织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与技术服务,负责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得培训与队伍建设;负责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指导、质量监督及技术人员培训工作;指导医疗、保健机构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按照国家规定开展生育、节育、不育、生殖保健知识得宣传与技术服务;受人民政府委托,对本行政区域内得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与综合管理责任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口与计划生育主管部门可以依法委托其所属得专门机构征收社会抚养费。第十四条发展与改革主管部门会同人口与计划生育主管部门拟订人口发展规划,监督检查执行情况;统筹安排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基本建设项目与资金计划。第十五条财政主管部门负责安排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经费,保障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发展需要;指导、监督、检查人口与计划生育经费得管理与使用。第十六条公安机关协助人口与计划生育主管部门做好人口核查工作;在办理出生人口落户手续时,发现有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生育得,及时向当地乡(镇);配合人口与计划生育主管部门对违反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得个体工商户落实处理措施。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