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武汉市硚口区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共2题;共4分)1.(2分)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再借景抒发不同的览物之情,卒章显志,点明主旨。B.“微斯人,吾谁与归?”既是慰勉滕子京,也体现了作者欲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乐”与《醉翁亭记》中的“乐”相同,都是追求与民同乐的理想境界。、抒情、议论相结合,由景抒情,由情入议。句式骈散结合,行文富于变化。2.(2分)(2016八上·福建期中)下列关于《水浒传》情节表述错误的一项(),痛打强娶民女的小霸王周通,再次遇上小霸王周通和打虎将李忠,因看不惯他俩的悭吝行径而离开桃花山。,就到张顺手下人的渔船上讨鱼,结果把人家的鱼全放跑,还打伤渔民,张顺来了,李逵也照打。,因扈三娘前来助祝家作战,宋江再败,被擒去王英、秦明、邓飞三人。好在武松抓住扈三娘,算挽回点颜面。,盛怒之下的晁盖要攻打曾头市,却被奸人所害,中毒箭而亡。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6分)3.(6分)阅读文段,回答问题。一箪食,一主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下列句子中划线“之”字与“得之则生”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不亦说乎    ,何如    ,不知日之人    ,一食或尽粟一石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万钟于我何加焉!②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3)上文运用了________论证和________论证的方法,证明了________这一中心论点。(4)你是否赞同上文“行道之人”和“乞人”的做法?请谈谈你的看法。三、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27分)4.(6分)(2017八下·大石桥期末)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①儿子比我高了。②一天,我看他打蔫,就习惯地摸摸他的头。他猛地一偏脑袋,表示不喜欢被爱抚。但我已在这一瞬的触摸中,知道他在发烧。③“你病了。”我说。“噢,我还以为是睡觉少了呢。妈妈,我该吃点什么药?”他问。④孩子一向很少患病,居然连得病的滋味都忘了。我刚想到家里专储柜里找体温表,突然怔住。因为我当过许多年的医生,孩子有病,一般都是自己在家就治了。他几乎没有去过医院。⑤“你都这么大了,你得学会生病以后怎么办。”我说。⑥“我早就知道生病以后怎么办。找你。”他成竹在胸。“假如我不在呢?”“那我就……就找我爸。”⑦也许这样逼问一个生病的孩子是一种残忍。但我知道总有一天他必须独立面对疾病。既然我是母亲,就应该及早教会他生病以后该怎么办。⑧“假如你最终也找不到你爸呢?”“那我就忍着。你们早晚会回家。”儿子说。“有些病是不能忍的,早一分钟是一分钟。得了病以后最应该做的事是上医院。”“妈妈,你的意思是让我今天独自去医院看病?”他说。在病中,孩子依然聪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