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工艺尺寸链习题.ppt

格式:ppt   大小:283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工艺尺寸链习题.ppt

上传人:相惜 2020/9/21 文件大小:28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工艺尺寸链习题.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尺寸链的计算方式(1)正计算:已知各组成环尺寸求封闭环尺寸(2)反计算:已知封闭环求各组成环,主要是将封闭环的公差值合理地分配给各组成环。其分配方法有:等公差法、等精度法、和按经济精度分配法。(3)中间计算:已知封闭环和部分组成环求某一组成环。.工艺尺寸链的应用4、尺寸链计算计算封闭环的竖式口诀:增环上下偏差照抄;减环上下偏差对调、:如图所示套筒形零件,本工序为在车床上车削内孔及槽,设计尺寸A0=10mm,在加工中尺寸A0不好直接测量,所以采用深度尺测量尺寸x来间接检验A0是否合格,已知尺寸A1=50mm,计算x的值。.基本尺寸上偏差下偏差增环50--???封闭环100-=40mm注意以下几点:(1)直接测量的尺寸比零件图规定的尺寸精度高了许多()。因此,当封闭环(设计尺寸)精度要求较高而组成环精度又不太高时,有可能会出现部分组成环公差之和等于或大于封闭环公差,此时计算结果可能出现零公差或负公差,显然这是不合理的。解决这种不合理情况的措施,一是适当压缩某一个或某些组成环的公差,但要在经济可行范围内;二是采用专用量具直接测量设计尺寸。(2)“假废品”问题。如果某一零件的实际尺寸为x=,按照计算的测量尺寸x=40mm来看,此件超差,,则封闭环A0=-=,仍然符合10mm的设计要求,是合格品。这就是所谓“假废品”问题。判断真假废品的基本方法是:当测量尺寸超差时,如果超差量小于或等于其它组成环公差之和时,有可能是假废品,此时应对其它组成环的尺寸进行复检,以判断是否是真废品;如果测量尺寸的超差量大于其它组成环公差之和时,肯定是废品,则没有必要复检。(3)对于不便直接测量的尺寸,有时可能有几种可以方便间接测量该设计尺寸的方案,这时应选择使测量尺寸获得最大公差的方案(一般是尺寸链环数最少的方案)。.2、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时的工序尺寸的计算例:如图3-25a所示零件,B、C、D面均已加工完毕。本道工序是在成批生产时(用调整法加工),用端面B定位加工表面A(铣缺口),以保证尺寸10mm,试标注铣此缺口时的工序尺寸及公差。.-??减环-600-=-27a所示零件,其轴向尺寸的加工过程为:1)车端面A;2);3)车端面C保证总长80mm;4)磨削台阶面B保证尺寸30mm。试校核台阶面B的加工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