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研究》实施方案
肖铺中学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的步伐越来越快,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形势的这种迅猛发展,促使我国对基础教育课程作出重大的改革。
近几年来我国教育改革方兴未艾,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有的教学大纲已不足以完整地体现课程的变化,必须寻求一种新的完整体现课程改革理念的表现形式。数学课程标准的制定,就是基于时代发展要求之下数学教育全新理念的表现形式。自从实施义务教育以来,我国初中数学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是,在中学学生应该学习什么样的数学?应该怎样学?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学?教师应该怎样教?以什么样的教学理念来教?对数学教育、教学的评价是否就像现在这样,仅看最后学生的分数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仍值得我们去思考。
二、探究式教学的指导意义: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新理念强调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废除了学科中心论,确立了数学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体现数学教学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重视数学与学生生活、自然和社会的联系;体现了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性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倡导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三、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的负担是当前教育界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数学教学中的探究式就是对素质教育的一种探索,也是当前数学教育的一个发展潮流。近几年我们对数学教学作了积极的思考和探索,坚持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还没有提高到改革课堂教学应有的高度来认识,使得数学教学的探究程度仍然不能满足教育改革的需要。因此,探讨如何切实提高探究式教学,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有些地方,有些学校不管你标准怎么变,他还是那样教,就是不按发展趋势来,不能改进,用的还是老一套。
四、数学课堂探究式教学实施的有效条件
中学数学和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现实生活中很多问题都涉及到数学,大家也习惯用数学思维去考虑问题,因此只要老师联系实际,按照新标准努力探索创新就可以找出一条新的教学理念。
五、研究思路
研究思路:情景→探究→形式概念→深化→应用
(一)提高认识,充分认清探究式教学的内涵及意义。所谓“探究式”教学,指包括数学教学内容、学生数学活动和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等几个方面的探究。结合现代认知心理学对数学学习过程的要求及已有研究成果,笔者认为数学探究式教学的目标应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数学教学,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主动学习自行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学会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本领,进而让学生获得终身受用的数学知识和探索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1)培养和促进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产生;